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维持生命健康的基础。但医院里部分病人因特殊身体状况无法经口进食,却急需营养支撑身体、促进康复,特殊管道就成了“生命通道”。常见管饲方式有经鼻胃管等,不过仅留置胃管难满足临床需求,危重患者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危及生命,而鼻空肠管能发挥大作用,解决难题。
一、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的“秘密武器”
经鼻空肠管途径肠内营养是主要营养治疗方式,将喂养管置于十二指肠或空肠,输入营养物质,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热能和蛋白质等,满足营养与治疗需求,促进康复。重症患者应激状态下营养风险高,24-48小时内早期肠内营养,不仅提供营养,还能改善肠粘膜屏障及免疫功能,维护肠道菌群平衡,且幽门后管饲可减少吸入性肺炎。
二、鼻空肠管与鼻胃管:位置不同,效果有别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均经鼻腔插入,但管端位置和深度有别。鼻胃管插入胃内输送营养液和药物;鼻空肠管更长、更深、更细,管端经胃部、幽门到达十二指肠或空肠,食物可绕过胃直接消化吸收,能避免胃潴留、胃负荷加重等并发症。
三、鼻空肠管的适用与禁忌:明确范围,安全使用
(一)适应症
1.吞咽和咀嚼困难的患者,无法正常进食获取营养。
2.意识障碍或昏迷的病人,不能自主进食。
3.消化道瘘患者,经口进食可能导致瘘口愈合困难或引发感染。
4.短肠综合征患者,肠道吸收面积减少,需要特殊途径补充营养。
5.肠道炎性疾病患者,肠道功能受损,需要肠内营养支持。
6.急性胰腺炎患者,鼻空肠管可绕过嘴、胃和十二指肠,减少胰腺外分泌的刺激。
7.高代谢状态的患者,身体消耗大,需要更多营养支持。
8.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如癌症晚期等,身体虚弱,需要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
9.纠正和预防手术前后营养不良,为手术和术后恢复提供营养保障。
10.患有某些特殊疾病,需要特殊营养支持的患者。
(二)禁忌症
1.绝对禁忌症:小肠运动障碍、小肠吸收不良(如肠梗阻、肠道出血/穿孔/坏死等);禁止管饲营养的患者;未明确诊断的颅底骨折及头面部骨折等。
2.相对禁忌症:盲插情况下,异位风险高者,如气管食管瘘;盲插情况下,黏膜损伤及出血风险高者,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近期消化道手术、食管梗阻等;盲插置管困难者,如胃瘫、幽门狭窄等。
四、鼻空肠管的显著优点
1.降低误吸风险:这是鼻空肠管的主要优势。它可以减少胃食管反流和肺炎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呼吸系统健康。
2.利于急性胰腺炎患者:通过绕过嘴、胃和十二指肠,空肠营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胰腺外分泌的刺激,有助于胰腺的恢复。
3.减少创伤与费用:不需常规在胃镜下引导操作,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同时也节约了医疗费用。
4.适用胃肠蠕动差患者:即使胃肠蠕动差,患者也可以进行肠内营养,减少肠道衰竭的风险,增加营养供给。
五、鼻空肠管的精心护理:细节决定成败
1.固定妥善,保持通畅,防止管道扭曲、受压或堵塞。
2.若病情允许,抬高床头30-45°,以减少误吸发生率。
3.每4-6小时用30-50ml温开水脉冲式冲管,保持管道清洁。
4.一定要用营养泵持续输注,保证营养液均匀、稳定地输入。输注管道24小时更换一次,防止感染。
5.口服药选择液体,片剂应研碎,注意配伍禁忌,分开注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影响疗效。
6.注意口腔护理,每日2-3次,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7.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细菌侵入引起感染。
8.定期更换,通常建议6周更换一次鼻空肠营养管,确保管道的正常使用。
六、并发症及应对策略:防患于未然
1.堵管:这是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时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60%以上。
预防:肠内营养支持时,使用30ml温开水每4h脉冲式冲管1次;优化冲封管方式,应用10mL注射器冲管、5%碳酸氢钠封管能有效降低堵管发生率。
处理:一旦发生堵管,可用胰酶/碳酸氢钠冲洗,必要时联合使用导丝疏通。
2.鼻肠管移位、脱出:发生率约20%-35%不等。
预防:选择管径合适、刺激性小、耐受性较好的鼻肠管;鼻肠管妥善固定,每日检查固定鼻肠管的胶布有无潮湿、脱落,及时更换;采用一些优化改良的鼻肠管固定方法。
综上所述,鼻空肠管这根小小的管道,在患者的营养支持和康复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了解它的相关知识,正确使用和精心护理,能让患者更好地受益,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