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阑尾炎一旦发作,往往意味着要经历一场开刀手术,在肚子上留下一道或长或短的疤痕,术后还得在病床上躺上好些天才能恢复。然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为阑尾炎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阑尾危机:传统治疗的困境
24岁的梁先生就曾陷入这样的“阑尾危机”。一个多月来,他右下腹胀痛难忍,前往消化内科就诊后,被诊断为阑尾粪石并阑尾炎。腹部CT显示,他的阑尾腔内有粪石,这正是引发炎症的“罪魁祸首”。
急性阑尾炎是常见的急腹症,其诱发因素复杂多样,发病突然且病情发展迅速。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痛、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不仅让患者痛苦不堪,还对健康造成了较大影响。在过去,外科手术是治疗阑尾炎的主要方式,无论是传统的开腹手术,还是后来逐渐普及的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都需要在患者身上动刀。手术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等,术后恢复也需要较长时间,患者往往要在医院住上好几天,而且肚子上还会留下一道疤痕,影响美观。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高龄老人、孕妇等,传统手术的风险更高,医生和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都会格外谨慎。
二、ERAT登场:新技术带来新转机
就在梁先生和家人为手术方式发愁时,消化内科的医疗团队为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可以施行内镜下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这是一种全新的治疗技术,它打破了传统手术的治疗模式,为阑尾炎患者提供了一种不开刀的治疗选择。
那么,什么是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呢?简单来说,ERAT是在结肠镜下,通过自然管腔(结肠)进行阑尾插管、造影。医生就像一名“管道工”,借助先进的内镜设备,深入到阑尾腔内,通过冲洗、网篮或球囊取出粪石、支架扩张狭窄阑尾腔、引流脓液等多种手段来治疗阑尾炎。就拿梁先生的手术来说,医生通过内镜观察到他的阑尾腔内有脓性分泌物和粪石后,使用甲硝唑生理盐水对管腔进行反复冲洗,直至将所有分泌物和粪石清除干净。整个手术过程顺利完成,术后梁先生的腹痛症状明显减轻,复查腹部CT显示阑尾粪石已消失,第三天就康复出院了。
三、ERAT优势:多维度彰显卓越
ERAT技术之所以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是因为它具有诸多显著优势。
1.恢复快、适用人群广:经ERAT治疗后患者腹痛可迅速缓解,在短期内就可恢复日常活动,且儿童、高龄老人、孕妇等人群均可适用。
2.创伤小,无疤痕:操作快捷方便,且术后患者不易出现出血,穿孔及肠梗阻等并发症。
3.保留阑尾,价格相对更低:相比于传统的开腹和腹腔镜下的阑尾切除术,ERAT技术大大降低了医疗开支,节省了医疗资源。
四、并非人人适用:ERAT也有“禁区”
虽然ERAT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但并不是所有的阑尾炎患者都适合采用这种治疗方法。以下人群就不适合内镜下逆行阑尾炎治疗术:
1. 无法耐受接受结肠镜检查治疗者:结肠镜检查需要患者有一定的身体耐受能力,如果身体状况太差,无法承受检查和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就不适合进行ERAT。
2. 因各种原因无法进行肠道清洁准备者:肠道清洁是进行结肠镜检查和治疗的重要前提,如果肠道内有大量粪便残留,会影响医生的视野和操作,增加手术风险。
3. 有不适合进行结肠镜检查治疗的全身合并症者:例如患有严重的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患者,进行结肠镜检查和治疗可能会加重病情,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4. 有慢性腹膜炎体征者:慢性腹膜炎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可能存在腹腔内粘连等情况,进行ERAT治疗可能会加重炎症反应,导致病情恶化。
5. 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高度怀疑消化道穿孔者:消化道穿孔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紧急手术治疗,此时进行ERAT治疗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可能会延误病情。
结语
ERAT技术的出现,为阑尾炎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选择。它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患者带来了更小的创伤、更快的恢复和更好的治疗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ERAT技术将会不断完善和普及,为更多的患者解除“阑尾危机”,让健康之路更加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