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7月2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肺结核与糖尿病:双重夹击下的健康危机 - 数字报刊系统 手足口病高发季  家庭预防这样做​ “慢病急性发作”:慢性病患者的 ICU 警报 肺结核与糖尿病:双重夹击下的健康危机 早搏患者的生活节奏调节方案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肺结核与糖尿病:双重夹击下的健康危机

作者:北海市结核病防治院 冯辉亮

在疾病谱中,肺结核与糖尿病的共病现象正日益严峻。这两种疾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因此,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科学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对大众健康至关重要。

一、认识肺结核与糖尿病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肺结核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带有结核菌的飞沫会散布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就可能被感染。其常见症状包括持续两周以上的咳嗽、咳痰,严重时可能出现咯血,还伴有低热、乏力、盗汗以及体重减轻等全身性表现。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分为1型、2型及特殊类型。1 型糖尿病多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发病,由胰岛素绝对缺乏引起;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与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患者胰岛素抵抗且分泌相对不足。典型症状为 “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但部分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

二、糖尿病与肺结核的 “恶性循环”

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为结核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适宜环境。高血糖会抑制白细胞的吞噬和杀菌能力,降低机体免疫功能,削弱肺部巨噬细胞对结核菌的杀伤作用,使得结核菌更容易在肺部定植并大量繁殖 。同时,糖尿病引发的微血管病变会影响肺部血液循环,导致局部组织缺氧,进一步降低肺部的抗感染能力,从而显著增加肺结核的发病风险。

而肺结核一旦发生,也会对糖尿病产生不良影响。结核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会干扰胰岛素的正常分泌和作用,导致胰岛素抵抗加重,血糖调节难度大幅增加。此外,肺结核患者常因发热、咳嗽等症状影响食欲和睡眠,身体消耗增加,代谢紊乱加剧,这不仅不利于血糖控制,还会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

三、预防措施:从生活点滴做起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严格控制血糖是预防肺结核的关键。应按照医嘱规范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定期监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同时,加强营养补充,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均衡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提升机体免疫力。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在公共场所要佩戴口罩做好防护,并定期进行肺结核筛查,如结核菌素试验(PPD 试验)、胸部 X 光或 CT 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普通人群想要预防这两种疾病,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减少精制糖、饱和脂肪和盐分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优质蛋白质。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也可搭配适量力量训练,增强体质。还要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积极治疗其他基础疾病,并定期体检,关注血糖、肺部健康状况。

四、治疗要点:科学规范是关键

当肺结核与糖尿病同时发生时,需遵循联合治疗原则,由结核科与内分泌科医生共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部分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可能影响降糖药物的代谢,导致血糖波动,医生需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避免不良反应。

肺结核治疗必须严格遵循 “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 原则。一旦确诊,应尽早开始抗结核治疗,通常采用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并且要按规定剂量和疗程坚持服药,不得擅自停药或漏服,否则容易导致治疗失败、结核菌耐药。

糖尿病治疗则需综合管理,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和药物治疗。患者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饮食计划,合理分配三餐热量;坚持规律运动,运动时间和强度要适度;在药物治疗方面,根据血糖水平选择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定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将血糖稳定控制在达标范围。

结论

肺结核与糖尿病的共病问题不容忽视,两种疾病相互作用,严重威胁身体健康。但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预防,患病后积极配合规范治疗,加强自我管理,就能够有效降低发病风险,控制病情发展。希望大众都能重视自身健康,做好预防和应对,远离这双重健康危机。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