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7月25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手足口病高发季  家庭预防这样做​ - 数字报刊系统 手足口病高发季  家庭预防这样做​ “慢病急性发作”:慢性病患者的 ICU 警报 肺结核与糖尿病:双重夹击下的健康危机 早搏患者的生活节奏调节方案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足口病高发季 家庭预防这样做​

作者:合浦县公馆镇中心卫生院 欧玲玲

每年 4 - 7 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段。这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尤其容易在 5 岁以下儿童群体中传播。虽然多数患者症状较轻,一周左右即可自愈,但少数病例可能出现心肌炎、脑炎等重症表现,给家庭带来困扰。做好家庭预防,是阻断手足口病传播的关键环节。

一、明确传播途径,针对性防控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多样。患者的唾液、疱疹液、粪便中都含有大量病毒,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玩具、餐具等物品后,病毒可通过口腔进入人体引发感染。此外,飞沫传播也是重要途径,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携带的病毒,可能被周围人吸入导致发病。

二、手卫生:家庭防护首要防线

在家庭日常防护中,手卫生是首要防线。家长应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方法:使用流动水冲洗双手,涂抹肥皂(或洗手液)后揉搓至少 20 秒,涵盖手心、手背、指缝、指尖、拇指和手腕等部位,再用清水冲净。尤其在饭前便后、外出归来、接触公共物品后,必须严格执行洗手步骤。家长自身也要做好示范,避免用未清洁的手接触孩子的口鼻和食物。

三、物品清洁消毒:切断接触传播

对于婴幼儿常用的物品,需进行针对性清洁消毒。奶瓶、餐具使用后应先彻底清洗,再用沸水煮沸消毒至少 15 分钟;玩具、安抚奶嘴等可根据材质选择浸泡消毒(含氯消毒剂,浓度为 500mg/L,浸泡 30 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或阳光暴晒;孩子的衣物、被褥要勤换洗,洗涤时可加入适量消毒剂,晾干后单独存放。

四、环境管理:保持通风与清洁

保持家庭环境的通风与清洁同样重要。每天至少开窗通风 2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地面、家具表面、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1-2 次,清洁时要注意全面覆盖,避免遗漏卫生死角。卫生间尤其要加强清洁,马桶圈、冲水按钮需每日消毒,防止粪便中的病毒扩散。

五、饮食管理:筑牢入口安全关

肠道病毒具有“病从口入”特性,预防需严把饮食关。家庭应遵循“三不三要”原则:

1.不生食:避免凉拌菜、生鱼片等,水果需去皮或用果蔬清洗剂浸泡10分钟;

2.不共餐:实行分餐制,患儿餐具单独清洗消毒,成人勿用嘴吹凉食物或共用餐具;

3.不囤积:现做现食,剩菜需冷藏并在24小时内加热食用。

同时需强化“营养免疫”:

1.蛋白质补充:每日摄入35-50g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保证抗体合成;

2.维生素强化:给予清淡无刺激、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软食,温度适宜,多饮温开水。

六、症状观察:早发现早处理

家长还需密切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状为发热,手、足、口、臀部出现皮疹或疱疹,部分孩子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表现。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孩子近期的接触史,便于尽早诊断。确诊后,要让孩子居家休息,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一周再恢复正常活动,避免将病毒传染给他人。

七、特殊注意事项

手足口病流行高发期,尽量避免带孩子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游乐场、商场、早教中心等。若必须外出,应让孩子佩戴口罩,避免接触其他有发热、皮疹症状的儿童。家人中若有人出现疑似症状,需及时隔离,避免与孩子密切接触,其使用的物品要单独存放并彻底消毒。

此外,疫苗接种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手段。目前已有针对肠道病毒 71 型(EV-A71)的疫苗,该型病毒是引发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6 月龄至 5 岁),按照免疫程序带孩子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接种,降低重症感染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手足口病病毒种类较多,感染后产生的免疫力具有特异性,无法对所有类型的病毒产生保护作用,孩子可能多次患病。因此,家庭预防措施需要长期坚持,不能因孩子得过一次就放松警惕。

总之,手足口病的家庭预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将手卫生、物品消毒、环境清洁、饮食安全等措施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只要家长提高重视,落实细节,就能有效降低孩子感染手足口病的几率,让孩子平安度过高发季节。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