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岁的村医刘金凤在遵义市仁怀市茅坝镇二合村行医20年,即将退休的他曾为养老问题辗转难眠。
“现在不担心了,政府给了我们一个‘退休大礼包’。”7月10日,刘金凤在村卫生室向记者说起养老,一脸淡定。
刘金凤口中的这份“退休大礼包”包含养老、医疗(含生育保险)、工伤、失业社会保险。
今年4月,仁怀市为全市所有517名乡村医生全面落实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待遇,彻底解决困扰村医群体的后顾之忧。
长期以来,村医群体面临“三不像”困境——身份模糊:既非农民也非事业单位职工。保障缺位:职业风险无兜底。职业困境:24小时待命却无休假保障。这种状况导致部分村医流失,影响了农村医疗队伍的稳定性。
2018年,仁怀市率先给乡村医生送上第一颗“定心丸”——养老保险。刘金凤还记得,政策落地当天,几个老村医聚在村卫生室,反复核对缴费记录。
2022年-2025年,工伤、失业、医疗(含生育保险)相继落实,至此,刘金凤和同行的“社保拼图”正式集齐。
与之配套的是,每年650万元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相当于给每位村医发了一张“终身VIP卡”。
政策落地后,变化悄然发生。
仁怀市村医流失率明显下降,村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量和就诊量明显增长。517名村医中大学生达179名,有3名被纳入乡镇卫生院事业编制管理。
“以前年轻人觉得当村医没保障,现在都抢着报名。”仁怀市卫生健康局人教股股长盛炜笑着说。
傍晚,刘金凤结束巡诊回家,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但步伐比以往更稳。他摸了摸胸前的社保卡,突然想起20年前师父的话:“村医嘛,就是要当村民健康的守门人”。他望着远处亮起灯火的村舍喃喃自语:“现在,终于有人给守门人‘守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