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6月2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手术治疗在心血管内科疾病中的应用与效果 - 数字报刊系统 术后卧床,警惕静脉血栓风险 吃完药就见效吗?别太心急哦!​ 手术治疗在心血管内科疾病中的应用与效果 癫痫发作,家庭急救三步法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术治疗在心血管内科疾病中的应用与效果

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三医院 覃善都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循环系统,其功能是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并将废物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而心血管内科是一门医学专科,专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与心血管系统相关的疾病和疾病风险因素,治疗方法多样,而手术治疗在心血管内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产生多种效果。

手术治疗在心血管内科中有广泛的应用,常见的应用领域有以下几种:

1. 心脏搭桥手术:心脏搭桥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冠心病。在该手术中,医生会取一段血管并将其植入冠状动脉,绕过狭窄或阻塞的血管段,以恢复血液流动,改善心肌供血。

优点:

(1) 治疗效果显著:心脏搭桥手术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液供应,恢复心肌的血液灌注,减轻心绞痛症状,预防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命。

(2) 持久有效:心脏搭桥手术所植入的血管移植物具有较高的持久性,正常情况下,搭桥血管可保持通畅多年,使心肌继续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

缺点:

(1) 手术风险:心脏搭桥手术是一种创伤性手术,可能存在术后感染、出血、心脏节律紊乱等手术并发症的风险,而手术风险受患者的年龄、整体健康状况和手术操作的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2)  血管移植物限制:心脏搭桥手术需要使用其他部位的血管来搭桥,如胸动脉或静脉,然而,某些患者可能没有合适的血管供应或移植物可用,这限制了手术的可行性。

2. 心脏瓣膜手术:对于心脏瓣膜疾病,如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等,手术治疗可以修复或置换受损的瓣膜。

优点:

(1)改善心脏功能:此手术可以修复或替换受损的心脏瓣膜,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有助于改善心脏的血液流动,提高心脏泵血效率,减轻心脏负担。

(2) 缓解症状:心脏瓣膜手术可以恢复心脏正常的血液流动,改善供氧情况,减轻心脏瓣膜疾病引起的症状,如呼吸困难、胸闷、疲劳等,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缺点:

(1)人工瓣膜的限制:在一些情况下,心脏瓣膜手术可能需要植入人工瓣膜,尽管人工瓣膜可以恢复心脏的功能,但需要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来预防血栓形成,还需要定期复查和维护。

(2) 术后并发症:手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如瓣膜失治、血栓形成、瓣膜再狭窄等,需要密切监测和处理。

3. 心脏移植:心脏移植是一种极端情况下的手术治疗,用于治疗晚期心脏病患者,当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该手术将患者的病态心脏移除,并移植一颗健康的心脏,心脏移植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心脏移植极其复杂和高风险。

优点:

(1) 拯救生命:心脏移植可以拯救患有晚期心脏衰竭的患者的生命,对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来说,心脏移植是唯一的治疗选择。

(2) 心脏移植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此手术的长期存活率相对较高,许多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可以在手术后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里过上正常的生活。

缺点:

(1) 供体匮乏:心脏移植的主要限制之一是供体器官的匮乏,合适的供体心脏往往很难获得,因此等待移植的患者可能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有时可能因等待时间过长而导致恶化。

(2) 移植排斥反应:由于免疫系统的复杂性,心脏移植后患者可能面临移植排斥反应的风险,移植后,患者需要终身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以抑制免疫系统的反应,防止排斥反应的发生,但增加了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3) 高风险手术:心脏移植是一种高风险手术,存在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如手术创伤、感染、出血、心脏血管问题等。

4. 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植入术:对于心律不齐或心脏传导障碍的患者,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植入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这些设备可以监测心脏的电信号并提供适当的电刺激或除颤来维持正常的心律和传导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手术治疗在每个患者身上的效果会有所不同,取决于其个体情况、疾病严重程度和手术的选择。术前评估、术中操作以及术后的康复和护理都对手术治疗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不必过于担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