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去医院体检或看病时,医生常常会开一项检查——尿常规。很多人觉得奇怪:“不就是一泡尿吗?能看出什么?”可别小看这小小的尿液,它可是身体健康的“晴雨表”,藏着许多健康密码!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尿常规的神秘面纱,看看你的尿液到底在“说”什么。
一、尿液:身体的“液体日记”
尿液是血液经过肾脏过滤后形成的"代谢废水",但它可不是简单的废物。肾脏就像身体的"精密筛子",每天要过滤约180升血液,最终形成1-2升尿液。这个过程中,肾脏会把有用的物质(如蛋白质、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而把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去。因此,尿液的变化能反映肾脏、泌尿系统甚至全身的健康状况。尿常规检查主要包括三部分:
1.物理检查(颜色、透明度、气味)
2.化学检查(pH值、蛋白质、糖、酮体等)
3.显微镜检查(红细胞、白细胞、细菌、结晶等)
每一项指标都可能是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代表什么。
二、尿液的“外貌”能告诉我们什么?
正常尿液是淡黄色(像柠檬水),这种颜色主要来自尿胆原和尿色素。颜色深浅和喝水多少有关:喝水多时颜色浅,喝水少时颜色深。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要注意了:
(一)颜色:彩虹尿?可能是身体在报警!
1.透明无色:可能喝水太多,或尿崩症(肾脏无法浓缩尿液)。
2.深黄色/琥珀色:常见于脱水,也可能是黄疸(胆红素升高)的表现。
3.橙红色:某些药物(如利福平)或食物(如红心火龙果)可能导致。
4.红色/洗肉水色:医学上称为"肉眼血尿",可能是肾炎、结石、肿瘤或泌尿系统损伤。
5.酱油色:可能是横纹肌溶解或溶血(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
6.蓝色/绿色:罕见,可能和某些药物(如亚甲蓝)或特殊细菌感染有关。
(二)透明度:尿液浑浊=有问题?
正常新鲜尿液是清澈的,但如果放久了可能会变浑浊(磷酸盐结晶析出)。如果刚排出的尿就浑浊,可能是:
1.脓尿(白细胞多,提示尿路感染)
2.结晶尿(尿酸或草酸盐过多,可能和结石有关)
3.乳糜尿(尿液呈乳白色,可能丝虫病或淋巴管阻塞)
(三)气味:尿味奇怪,是病吗?
正常尿液有淡淡的氨味,但如果出现以下气味,要警惕:
1.甜味/水果味:可能糖尿病酮症(尿中含酮体)。
2.腐臭味:细菌感染(如膀胱炎)。
3.鼠臭味:罕见代谢病(苯丙酮尿症)。
三、尿常规的“化学密码”:这些指标别忽视!
1.尿蛋白(PRO):正常尿液中蛋白质极少,如果检测出“+”,可能是生理性蛋白尿(剧烈运动、发烧、怀孕);病理性蛋白尿(肾炎、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肾病)。
2.尿糖(GLU):健康人尿糖阴性,如果“+”,可能:
糖尿病(血糖太高,肾脏“漏糖”了)。
肾性糖尿(肾脏糖阈值降低,血糖正常但尿糖阳性)。
3.尿潜血(BLD),尿里有红细胞,可能是:
真性血尿(肾炎、结石、肿瘤)。
假性血尿(月经污染、剧烈运动后)。
4.尿酮体(KET),常见于:
饥饿/减肥(身体分解脂肪供能)。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危险!需紧急就医)。
5.尿白细胞(LEU)
“+”提示可能有尿路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尤其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时。
四、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
尿液的显微镜检查能发现肉眼看不见的“秘密”:
1.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可能是肾炎、结石或肿瘤。
2.白细胞:>5个/高倍视野,提示感染。
3.管型:像“肾脏的指纹”,提示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
4.结晶:尿酸、草酸钙结晶过多可能和结石有关。
五、尿常规常见误区
1.“尿里有泡沫就是肾病?”
不一定!偶尔泡沫尿可能是排尿冲击力大,但如果泡沫久久不散(像啤酒沫),就要查尿蛋白。
2.“尿常规异常=得病了?”
不一定!一次异常可能是饮食、运动或留尿方式不对,需结合症状和复查判断。
3.“晨尿最好?随便留一点就行?”
晨尿(浓缩,适合查蛋白、沉渣)。
随机尿(适合急诊筛查)。
中段尿(减少污染,提高准确性)。
六、如何正确留尿?
清洁外阴(避免分泌物污染)。
留中段尿(开头1秒的尿不要)。
尽快送检(放久了细菌繁殖,影响结果)。
七、总结:尿液里的健康密码
尿常规虽小,却能反映大问题!下次体检时,别忽视这份“液体报告”。如果发现异常,别慌,及时找医生解读,早发现、早干预,才能守护健康!记住:你的尿液,正在悄悄告诉你身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