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5月30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益生菌别乱吃,这4类娃才需要 - 数字报刊系统 如何科学养护内瘘 超声如何 “看见” 血管里的血栓? 应对术后疼痛全解析 益生菌别乱吃,这4类娃才需要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益生菌别乱吃,这4类娃才需要

作者:北海市合浦县红十字会医院 梁雯雯


在超市的货架前,总能看到不少家长为孩子挑选益生菌产品;朋友圈里,也常有人分享各种益生菌保健品的“神奇功效”。似乎在很多人心中,益生菌成了孩子健康成长的“万能神药”,有事没事都想来上一点。但实际上,益生菌可不是能随便吃的,只有特定情况的孩子才真正需要它。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到底哪些孩子适合补充益生菌。

 

什么是益生菌?

简单来说,益生菌就是对我们身体有益的“小卫士”,它们是一群活性微生物。这些小家伙们在我们的肠道里“安营扎寨”,努力地调节着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就像一个小小的社区,益生菌维持着这里的秩序,让肠道环境保持健康。同时,它们还能增强肠道的免疫力,帮助身体抵御有害病菌的入侵;并且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让营养更好地被身体利用。

 

这4类娃才需要补充益生菌

 

1. 腹泻的孩子

孩子出现腹泻,别急着喂益生菌,应先辨别腹泻类型。感染性腹泻由细菌、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因抗生素误杀肠道有益菌引发菌群失调;乳糖不耐受腹泻则因缺乏分解乳糖的酶,摄入含乳糖食物后发作。

 

这些情况下,益生菌可补充有益菌、抑制有害病菌,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缓解腹泻。但如果孩子腹泻严重,出现脱水、精神萎靡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益生菌及其他药物治疗。

 

2. 便秘的孩子

当孩子出现功能性便秘,好几天才拉一次大便,每次排便都特别费劲,大便又干又硬的时候,益生菌或许能帮上忙。正常情况下,肠道的蠕动需要各种细菌的协同作用,而益生菌可以调节肠道的蠕动速度,让肠道动得更顺畅。

 

同时,它还能促进肠道分泌水分,软化大便,这样孩子排便就没那么困难了。但如果孩子长期便秘,除了补充益生菌,还要注意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多给孩子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鼓励孩子多运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3. 免疫力低下的孩子

有些孩子三天两头生病,感冒、咳嗽反反复复,幼儿园一开学就“中招”,这很可能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现。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内的菌群平衡对免疫力起着关键作用。益生菌可以增强肠道的免疫屏障功能,刺激身体产生免疫细胞,让孩子的免疫力得到提升。

 

4. 过敏体质的孩子

有湿疹、食物过敏等过敏症状的孩子,也可能从益生菌中获益。过敏本质上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对一些原本无害的物质反应过度了。益生菌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让免疫系统“冷静”下来,减轻过敏反应。比如孩子长湿疹,除了涂抹药膏,在医生的建议下补充益生菌,或许能让湿疹好得更快一些。但如果孩子过敏症状严重,出现了呼吸困难、呕吐等情况,必须立即就医,不能只依赖益生菌。

 

益生菌不能随便吃

对于肠道功能正常、饮食均衡的健康孩子来说,他们的肠道里已经有足够的有益菌维持平衡了,盲目补充益生菌,不仅起不到额外的好处,还可能打破原本的菌群平衡,导致肠道菌群紊乱,甚至产生依赖性。就像一个运转良好的机器,你非要往里面加一些不必要的零件,反而可能让它出故障。所以,千万不要把益生菌当成“日常保健品”随便给孩子吃。

 

如何正确补充益生菌?

1. 产品选择

面对五花八门的益生菌产品,家长挑选时,首先要看产品标签,选标注明确菌株号的,依孩子情况选择合适菌株;其次关注活菌数量,每袋或每瓶活菌量需达10^6 - 10^9CFU;还要留意保质期与储存条件;最后,切勿购买夸大功效、无正规生产批号的“三无”产品。

 

2. 服用方法

给孩子吃益生菌,水温很关键。一定不能用热水冲服,因为高温会把益生菌“烫死”,让它们失去活性。建议水温不超过40℃,和体温差不多就行。服用时间也有讲究,最好在饭后半小时左右给孩子吃,这时候胃酸分泌相对较少,能减少胃酸对益生菌的破坏,让更多的益生菌活着到达肠道。

 

3. 注意事项

如果孩子正在服用抗生素,那益生菌和抗生素一定要间隔2小时以上。因为抗生素是“广谱杀手”,在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会把益生菌消灭掉。另外,益生菌产品开封后要尽快食用,不然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导致益生菌失活。

结语

总之,益生菌虽然对孩子的健康有一定帮助,但它不是万能的,也不是所有孩子都需要。当孩子出现健康问题时,家长不要盲目自行给孩子补充益生菌,最好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合理使用益生菌,这样才能真正让益生菌发挥它的作用,守护孩子的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