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5月30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应对术后疼痛全解析 - 数字报刊系统 如何科学养护内瘘 超声如何 “看见” 血管里的血栓? 应对术后疼痛全解析 益生菌别乱吃,这4类娃才需要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应对术后疼痛全解析

作者: 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 黄学


手术作为治疗多种疾病的关键手段,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然而,术后疼痛这一常见问题,却常常让患者心生恐惧。据统计,约80%的手术患者在术后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疼痛困扰。这种疼痛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折磨,还可能对康复进程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因此,深入了解术后疼痛并探寻科学的应对方法至关重要。

 

 术后疼痛:身体的自然警报与多元表现

 

术后疼痛是身体对手术创伤的自然反应。手术时刀口划开皮肤与组织,身体会启动防御机制,局部组织受损后会释放前列腺素、组胺等致痛物质,它们像“信号兵”,刺激神经末梢,将疼痛信号传至大脑。同时,手术操作可能直接刺激神经或引发神经水肿,加重疼痛。

 

心理因素对术后疼痛影响也大,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如同“放大器”,会降低疼痛阈值,让原本能忍受的疼痛变得难以承受。

 

术后疼痛表现多样。切口疼痛最常见,患者会感到切口处有刺痛、胀痛或灼痛,似有小刀在伤口划动。内脏牵拉痛也较普遍,腹部手术后肠道蠕动或体位变化时,腹部会隐隐作痛,如细线在肚子里拉扯。肌肉痉挛痛会因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肌肉疲劳而产生,令人坐立难安。

 

为准确评估疼痛程度,医护人员常采用0 - 10分疼痛评分法,0分无痛,10分最剧烈。患者依自身感受评分,以便医护人员制定个性化镇痛方案。

 科学应对:多管齐下缓解术后疼痛

 

面对术后疼痛,我们并非毫无办法。药物治疗是缓解疼痛的主要方式。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常用镇痛药,如布洛芬,它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以缓解疼痛,好似“消防员”扑灭炎症引发的疼痛之火。阿片类药物镇痛效果强大,像吗啡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快速缓解剧痛,但必须严格遵医嘱使用,以防成瘾。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可通过神经阻滞或伤口浸润,直接阻断疼痛信号传递,为疼痛部位加上“保护罩”,实现局部镇痛。

 

非药物治疗也是术后疼痛管理的重要补充。物理疗法简单有效,冷敷能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如同敷上“冰镇面膜”;热敷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如同给肌肉做“温暖按摩”。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通过电流刺激神经,干扰疼痛信号传导,好似设置“障碍墙”。心理干预也不容小觑,放松训练、音乐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能缓解患者焦虑情绪,降低对疼痛的敏感度,助其平和面对疼痛。

 

多模式镇痛是近年来广泛推崇的先进策略,它将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或疗法联合使用,发挥协同作用,减少单一药物剂量,降低副作用风险。例如,将非甾体抗炎药与阿片类药物联合应用,既能增强镇痛效果,又能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如同组建“联合镇痛部队”对抗疼痛。

患者行动:“四步走”参与术后疼痛管理

 

患者在术后疼痛管理中作用关键。

 

其一,要主动与医护人员沟通,及时、准确报告疼痛程度,不能因怕麻烦而“忍痛不报”。只有让医护人员掌握真实情况,才能制定更有效的镇痛方案。

 

其二,合理用药很关键。患者必须严格按医嘱按时服药,不能随意增减剂量或自行停药。药物是治疗疼痛的“武器”,正确使用才能发挥最大效用。

 

其三,积极配合非药物疗法。身体条件允许时,可尝试深呼吸、冥想、冷敷等自我缓解疼痛的方法,这些方法简便易行,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

 

其四,要警惕治疗中的异常信号,如呼吸急促、皮疹、意识模糊等,一旦出现,应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

纠正误区:走出术后疼痛管理的认知陷阱

 

术后疼痛管理存在一些常见误区,需引起重视。有人觉得术后疼痛是“正常现象”,无需特殊处理,这是错误的。若不及时有效控制,可能引发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影响康复。还有人担心阿片类药物成瘾而拒绝使用,实际上,在医生指导下短期规范使用,成瘾风险极低,医护人员会严格监控药物用量和使用时间。

 

另外,部分患者在疼痛缓解后自行停药,此做法不可取。术后镇痛需持续一定时间,过早停药可能导致疼痛复发,不利于伤口愈合。

结论

 

术后疼痛虽然令人不适,但只要我们深入了解其成因,并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就能有效地减轻疼痛,加快康复速度。患者与医护人员应紧密合作,患者要主动报告疼痛情况,医护人员则需精准评估并实施个性化干预,共同打赢术后疼痛这场“攻坚战”,助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回归美好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