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 X 光片、做 CT 检查时,你是否担心过辐射会伤害身体?其实,放射检查就像医生的 “透视眼”,能帮我们发现骨折、肿瘤等疾病,但很多人也会有 “辐射焦虑”。今天就带大家科学认识放射检查,掌握减少辐射影响的实用方法。
放射检查的辐射原理
放射检查利用的是电离辐射,如X射线和部分CT扫描中的辐射,这些辐射能够穿透人体,与组织中的原子相互作用,导致原子电离。虽然这种相互作用在医学成像中非常有用,但长期或大剂量暴露于电离辐射之下,确实会增加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放射检查的风险与益处权衡
每一次放射学检查都应基于其对诊断或治疗的必要性和潜在益处大于风险的原则。医生在开具放射检查单时,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检查目的以及辐射风险,确保检查的实施是必要的。对于患者来说,也要相信医生的专业判断,不要盲目拒绝必要的检查。
减少放射检查对身体影响的措施
1.控制辐射剂量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检查部位等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剂量调整,比如儿童和年轻成人因身体对辐射更敏感,会采用更低剂量。此外,低剂量技术,尤其是低剂量CT技术已广泛应用,能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大幅降低患者所受辐射剂量。
2.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不同的放射性检查方法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检查目的,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例如,对于某些疾病的初步筛查,可能会选择辐射剂量较低的X光检查;而对于需要更详细信息的疾病诊断,则可能会选择CT或MRI等更高级的检查方法。
3.佩戴防护装备
在放射检查过程中,医生会为患者提供防护装备,如铅衣、铅围裙、防护屏等,以保护不需要进行检查的身体部位。特别是敏感器官如甲状腺、生殖腺等,更需要重点保护。放射科工作人员也需要佩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接触放射性物质的风险。
4.缩短检查时间
减少受照射时间是最直接的防护方式。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医生会尽量缩短X射线或CT扫描的曝光时间。患者也要积极配合医生,保持正确的体位和呼吸方式,以缩短检查时间。
5.增加与辐射源的距离
辐射强度随距离增加而迅速衰减。在放射科操作中,医生会尽量让患者远离辐射源,如可能的话,还会使用遥控操作来减少医护人员的辐射暴露。
6.定期监测辐射水平
放射科工作人员需要定期监测工作环境中的辐射水平,以确保辐射水平在安全范围内。同时,患者也可以定期进行辐射监测,以了解自己的辐射暴露情况。虽然这通常不是常规操作,但对于经常接受放射检查的患者来说,了解自己的辐射暴露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7.特殊人群的特别关怀
儿童细胞分裂活跃,对辐射敏感度高,进行放射检查时,医生会格外谨慎,采用更低辐射剂量与更严格防护措施。孕妇在妊娠早期,胎儿对辐射极为敏感,若需检查,医生会严格控制剂量或选择超声检查等替代方式。老年人身体修复能力下降,难以抵御辐射损伤,检查时医生也会依据具体情况,调整辐射剂量并做好防护,确保检查安全。
8.加强宣传教育
医院需要加强对放射科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宣传教育,让大家了解辐射的危害和防护措施。通过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大家可以在接受放射检查时更加安心。
日常生活中的辐射防护小贴士
除了在接受放射检查时采取防护措施外,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注意一些辐射防护的小贴士:
1.减少不必要的放射检查:虽然放射检查在医疗中非常重要,但大家也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如果之前已经做过类似的检查,并且结果仍然有效,那么就没有必要再次进行放射检查。
2.远离辐射源: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要尽量远离一些可能产生辐射的设备和场所,如核电站、核工厂等。如果确实需要进入这些区域,一定要佩戴好防护装备并遵循相关规定。
3.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减少辐射对身体的影响。例如,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加速身体代谢;适量摄入蛋白质类食物可以增强身体的修复能力。
总结
放射检查是保障健康的重要手段,只要科学防护、合理使用,就能在获取关键诊断信息的同时,将辐射影响降到最低。下次做检查时,不妨试试这些小妙招,让 “透视眼” 更安心地守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