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5月30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食管癌患者的护理要点 - 数字报刊系统 肝功能检查,你的肝脏还好吗? 骨折了,X光如何直击真相? 食管癌患者的护理要点 手足口护理,家长“打怪”指南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食管癌患者的护理要点

作者: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何春荣

食管癌是我国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需长期接受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在此过程中,家庭护理不仅是医院治疗的延伸,更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关键环节。  

科学护理能减少并发症风险,增强患者抗癌信心。本文将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可操作的护理指南。  

 饮食护理,安全进食是保命之本  

食管癌患者饮食应遵循“安全、营养、个体化”原则。食物质地需根据吞咽功能动态调整,从流质(如米汤、牛奶)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如米糊、豆腐脑)、软食(如鱼肉、蒸蛋羹),避免硬、烫、粗糙食物(如坚果、煎饼)划伤食管黏膜。营养搭配上,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不少于1.2g/kg 体重(如鱼肉、豆制品),搭配去皮去籽的果蔬泥补充维生素,必要时添加肠内营养制剂(如安素、瑞能)补充能量。食物温度以 40- 50℃为宜,过热易伤黏膜,过冷可能诱发痉挛。

患者进食时,体位管理很重要,可采用半卧位(床头抬高 30°- 45°)或坐位,餐后保持直立30分钟,减少反流。进食节奏上,要细嚼慢咽,每口咀嚼20次以上,单次进食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避免“狼吞虎咽”。呛咳预防方面,进食时不说话、不催促,备好温水润喉;若发生呛咳,应立即停止进食,侧卧轻拍背部,严重者需就医排查吸入性肺炎。

针对吞咽困难,患者可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门德尔松吞咽法”训练,增强咽喉肌群协调性。还可借助辅助工具,使用增稠剂(如淀粉、藕粉)将液体调至“蜂蜜状”黏稠度,降低误吸风险。若吞咽困难严重,必要时需遵医嘱留置鼻饲管或胃造瘘管。

症状管理,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  

食管癌患者常伴随疼痛、发热、咳嗽等症状,科学护理可显著减轻痛苦。  

1.疼痛护理  

   药物使用:遵医嘱按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或阿片类药物(如吗啡),勿因“怕成瘾”擅自减量。  

   非药物干预:通过冷敷(冰袋包裹毛巾敷于疼痛部位)、穴位按摩(合谷穴、内关穴)缓解局部不适;播放轻音乐、阅读书籍分散注意力。  

2.发热管理  

   体温监测:每日定时测量体温,若腋温>38.5℃或持续低热(37.5-38℃)3天以上,需警惕感染。  

   物理降温:温水擦浴(水温32-34℃),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禁用酒精擦浴,避免皮肤刺激。  

   就医信号:伴寒战、咳嗽、脓痰时,需立即送医排查肺部感染。  

3.咳嗽与咳痰护理  

   体位引流:取头低脚高位,家属轻拍患者背部(由下至上、由外向内),促进痰液排出。  

   雾化吸入:遵医嘱使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液稀释痰液,每日2次,每次15分钟。  

   误吸急救:若患者突发剧烈呛咳、面色青紫,立即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冲击上腹部,同时呼叫急救。  

心理支持

癌症治疗是一场持久战,心理护理需全程跟进。对患者开展心理干预时,共情沟通很关键,要避免说“别担心”“想开点”这类话,可用“我知道你很难受,我们一起想办法”增强其被理解感;引导患者每日进行 10 分钟正念深呼吸训练(吸气 4 秒、屏息 4 秒、呼气 6 秒)缓解焦虑;鼓励加入病友群或抗癌俱乐部,分享经验、彼此鼓励。

并发症预防,防患于未然  

食管癌患者免疫力弱,感染风险高。日常需做好口腔护理,每日早晚用软毛牙刷刷牙,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减少细菌定植。呼吸道管理方面,每日定时开窗通风 2 次,每次 30 分钟,远离感冒患者,咳嗽时遮掩口鼻并及时洗手。

为防血栓形成,患者应主动运动,每日做 3 组踝泵运动(勾脚、绷脚尖各 10 次为一组),无法下床则由家属按摩下肢肌肉。还可遵医嘱穿戴医用弹力袜,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降低血栓发生几率。

重视营养监测,每周固定时间测量体重,若 1 周内下降超 2kg,需调整饮食或就医。每月复查血常规、白蛋白,当血红蛋白<90g/L 或白蛋白<30g/L 时,提示营养不良,要及时加强营养支持。

就医信号,这些情况需立即送医  

家属需警惕以下“危险信号”,及时就医可避免病情恶化:  

 出血:呕血(鲜红色或咖啡色)、黑便(柏油样);  

 穿孔:突发剧烈胸痛、呼吸困难、皮下气肿(颈部、胸部皮肤捻发感);  

 感染:高热(>39℃)、寒战、脓性痰液;  

 梗阻:完全无法进食、呕吐宿食;  

 精神症状:意识模糊、谵妄、抽搐。  

结语 

食管癌患者的康复之路充满挑战,但科学护理能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家属的每一次细心观察、每一口安全喂食、每一句温暖鼓励,都是对抗病魔的隐形武器。记住: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医护团队与您并肩同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