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5月16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脑出血后的护理要点 - 数字报刊系统 胃肠穿孔紧急,手术刻不容缓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日常护理 脑出血后的护理要点 血脂四项检查:血管健康的“守护者”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脑出血后的护理要点

作者: 柳州市柳城县人民医院 陈永英

脑出血,堪称健康的“隐形杀手”!简单讲,就是大脑血管突然破裂,血液涌出压坏脑组织,如同城市水管爆裂冲垮周边。其后果严重,轻者头痛呕吐,重者昏迷瘫痪甚至丧命。我国中老年人高发,高血压、不良习惯等都可能是诱因。若身边有人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言语或肢体障碍,别耽搁,立刻拨打120!

急性期护理: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

脑出血后的头几个小时到几天,是生死攸关的“黄金期”,家属与医护的配合至关重要,甚至能决定患者的命运。

紧急处理:冷静等待,避免误操作  

如同水管爆裂需先关总闸,脑出血的紧急处理首要是“止血”,但家属切勿盲目行动。切勿给患者喂水、喂药,或尝试“掐人中”“泼凉水”等土方法,这些行为不仅无效,还可能加重病情。正确做法是让患者平躺,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堵塞气管,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随后静待急救人员。此时的“不作为”,实则是为患者争取生机。

医院抢救:信任专业,全力配合  

入院后,医护团队会迅速启动“生命保卫战”。他们通过密切监测血压、心跳、呼吸,为患者的大脑装上“监护仪”;用药物控制颅内压,防止脑水肿恶化;同时以止血药、消炎药预防感染。家属此时需镇定,避免慌乱或干扰治疗。尽管患者身上插满管子、连接各种仪器令人揪心,但这些措施正是为了挽救生命。医生会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家属的信任与配合,是患者渡过危机的重要支撑。  

康复期护理:耐心陪伴,唤醒“沉睡”的身体

熬过脑出血急性期后,患者便步入漫长的康复阶段,护理重心从“保命”转向“功能恢复”。这是一场需要家属全情投入的持久战,耐心与细心缺一不可。

生活护理是基础,细节决定康复质量。长期卧床的患者皮肤脆弱,家属需每2小时为其翻身拍背,避免压疮与肺部感染。用温毛巾擦拭身体,保持皮肤清洁,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饮食上,清淡少盐、多摄入鸡蛋、鱼肉与蔬菜,既能补充营养,又能保持大便通畅。若遇便秘,切勿强行用力,可使用开塞露或遵医嘱用药,防止二次出血。

康复训练需坚持,点滴行动汇聚希望。偏瘫、失语等后遗症是许多患者面临的难题,但科学训练能显著改善。家属应鼓励患者从抬手、握拳等微小动作开始,逐步恢复肌肉力量。对于行动不便的一侧肢体,可每日协助活动关节、按摩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待患者能坐起时,应引导其自主完成吃饭、穿衣等日常动作,并尝试借助拐杖或助行器站立行走。康复科的专业治疗如针灸、电刺激等,也能为恢复助力。语言训练同样重要,从简单词汇开始,逐步引导患者表达需求,重建沟通能力。

心理护理不可缺,爱与陪伴重燃信心。身体的创伤易修复,心理的阴霾却难驱散。许多患者因突然瘫痪或失语而自卑抑郁,甚至抗拒治疗。此时,家属的陪伴是最佳良药。回忆往昔快乐时光,分享喜欢的影视音乐,或联系病友交流经验,都能帮助患者重拾生活热情。记住,康复不仅是身体的复原,更是心灵的重生,唯有爱与耐心,才能照亮患者的康复之路。  

长期预防:防患于未然,远离复发

脑出血的复发率很高,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再次爆炸。因此,预防复发比治疗更重要!  

血压管理:稳住“高压线”  

高血压是脑出血的“头号元凶”。患者一定要遵医嘱按时吃降压药,每天测血压,记录下来给医生看。想象一下,如果血压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血管怎么受得了?所以,少吃咸菜、腊肉等高盐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血压稳定。  

生活习惯:改掉“坏毛病”  

抽烟、喝酒、熬夜、脾气暴躁……这些坏习惯都会增加脑出血的风险。患者要戒烟限酒,别熬夜,每天散散步、打打太极拳,增强体质。遇到事情先深呼吸,别急着发火。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定期复查:给大脑“体检”  

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头颅CT,检查血管有没有狭窄、堵塞;血脂、血糖也要定期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就像汽车需要定期保养一样,大脑也需要“体检”来确保安全。  

结语:爱与坚持,是最好的良药

脑出血患者的康复之路布满荆棘,但家属与患者的携手并肩能点亮希望。科学护理如同培育受伤小树,需耐心浇水施肥、细心修剪枝叶。每一次翻身预防压疮,每一回按摩促进循环,每一句鼓励重燃信心,这些点滴付出终将汇聚成战胜病魔的力量,帮助患者重拾生活曙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