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是一名乡村医生,这是我从小到大引以为豪之事。
我出生的时候,因为身在农村条件有限,是父亲亲自接生。第一次接触的外界事物,是父亲用来结扎脐带的止血钳。当我呱呱坠地,顺手一抓,这把止血钳,就很巧合的套在我右手大拇指上,父亲见状哈哈大笑:“这闺女,和医学有缘,以后一定是一名医生!”
我出生那一年,32岁的父亲已学医许久,而他的老师正是遵义医学院支援三线建设时下乡的医疗队。
虽然父亲学历不高,技术有限,却是我们十里八乡中,唯一的医生。对于我来说,父亲的事业生涯写满了光辉与荣耀。他对此只道是平常,但却时刻感动我的心!
童年的大部分时光,是在村卫生室度过的,我常常默默看着父亲为乡亲诊治,开处方,打针、输液或是换药、缝针。闲暇时,还会看到父亲阅读各类医药书,笔记也随之累积出一摞又一摞。受到他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从小的梦想,就是当医生。
写到这里,我对其他同龄人感到好奇,很想知道大家是否从小就只有一个梦想,并最终实现的?我想这样的人在我们周围,真的是少之又少,但我可以十分自豪地说:我就是其中一个!
当踏入医学院大门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感慨的,是骄傲的。我做到了!我为自己的医师之梦踏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然而,一切都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厚厚的书本、繁重的课业、接二连三的考试,让我苦不堪言。
本以为毕业后参加工作能稍微轻松一点,没想到却变本加厉,轮转、抢救、值班,消耗了我太多的精力、体力,以至于我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开始向父亲抱怨,抱怨他当初为什么不拦着我,为什么看着我入医学的“火坑”。父亲没有说话,默默地翻出一本泛黄的作业本递给了我,我翻开一看,里面竟有我小学时的作文《我的梦想》,上面稚嫩的笔迹歪歪扭扭地写道:我的梦想,是和爸爸一样,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造福乡亲……我瞬间明白,父亲这是要告诉我,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不要忘记自己曾经的梦想,更不要忘记自己是走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路上!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抱怨过。
三年的规培,我习惯了压力,慢慢爱上了这份职业,越来越享受当医生的感觉。我享受穿着白大褂走在医院走廊上的感觉,我享受患者痊愈后给我道谢的感觉。我享受大多数充满成就感的时光,享受行医路上点点滴滴的收获与感动!
记得几年前怀孕时,孕吐反应折磨得我寝食难安。我的一位患者得知后,特地从家里给我带来一袋刚刚从树上摘下来的青橘,没等我拒绝,患者说:“小张医生,这几个橘子不值几个钱,是我的一番心意,你吃了一定会好受许多。”患者把橘子往我怀里一塞,飞快地走了。那一瞬,我的心里仿佛被什么东西塞满了一样,软软的,暖暖的!这袋青橘是我收过最好的礼物!
二附院刚刚开业虽然没多久,就有以前的病人专程来找我帮她检查。那天,患者拿着以前我帮她做的检查单,在过道上大喊我的名字。我感动得一塌糊涂,我这样的小医生,竟然有“粉丝”了!
偶尔,肿瘤科过来复诊、化疗的患者,也会认出我来,“医生,我在大连路那边医学院住院的时候,也是你帮我做的检查!”每当这个时候,我恨不得多给患者再检查几个部位,我恨不得让患者早点痊愈,我希望他们记住我,记住二附院每一位医护人员!
我想,我再也不会抗拒这份职业,更不会逃离这样的岗位,若你现在再问我我的梦想是什么,我还是会抬起头,坚定地告诉你,我要当一名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