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4月1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宝宝生病不要慌,中西结合来帮忙 - 数字报刊系统 经常性头痛的日常护理小妙招 CT辐射知多少,安心检查有妙招 如何缓解呼吸道感染后咳嗽不停 宝宝生病不要慌,中西结合来帮忙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宝宝生病不要慌,中西结合来帮忙

作者: 丽水市人民医院儿科 何春风


宝宝生病时,家长们往往心急如焚。其实,面对宝宝的健康问题,我们并非只能慌乱应对。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宝宝的健康提供了一条更为全面且有效的路径。中医重视整体平衡,西医则擅长精准施治,两者相得益彰,能更好地呵护宝宝的健康成长。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一科学有效的育儿智慧。

中医:从整体出发,调理宝宝的健康根基

中医理论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认为宝宝生病是体内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以常见的小儿腹泻为例,中医并非仅仅止泻,而是从脾胃、肠道的整体调理入手。通过艾灸神阙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能起到温阳健脾、调和肠胃的作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从根本上解决腹泻问题。此外,中医的食疗方,如用小米、南瓜熬粥,也有助于健脾养胃,增强宝宝自身的抵抗力。

西医:精准诊断,快速缓解宝宝病痛

西医依靠先进的医学检测设备,能迅速准确地判断宝宝的病情。当宝宝发热,通过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测,医生可以明确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发热,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退烧药能快速降低体温,缓解宝宝因高热带来的不适;抗生素对细菌感染性疾病有显著疗效,能及时控制病情发展,避免病情恶化。

中西结合,优化宝宝的治疗方案

以宝宝罹患风热感冒为例,初始阶段,双黄连口服液这类中成药凭借其精妙组方,像金银花、连翘等成分,可有效疏散风热,从中医理论层面调节人体的气血阴阳,缓解发热、咽痛、流涕等感冒症状。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这些中药成分能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减轻上呼吸道黏膜的充血水肿。若病情发展,经医学检测确定合并细菌感染,合理选用抗生素便成为关键。抗生素依据其作用机制,精准针对细菌细胞壁合成、蛋白质合成等环节,抑制或杀灭细菌,阻断感染进程。与此同时,中药在减轻西药副作用方面展现独特价值。在使用抗生素期间,配合中药益生菌制剂,如含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成分的制剂,能调节肠道微生态环境。肠道菌群作为人体重要的免疫屏障,其平衡状态对整体健康意义重大。研究发现,抗生素使用易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发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而中药益生菌可通过竞争性抑制有害菌生长、调节肠道免疫等机制,减少抗生素对肠道的不良影响,让宝宝在治疗期间身体更为舒适。

日常护理:中西医结合,全方位呵护宝宝健康

中医秉持顺应自然的理念,根据四季更迭巧妙调整宝宝饮食与作息。冬季,自然界阳气内藏,此时适当为宝宝增添羊肉、红枣等温热食物,从中医角度,羊肉性温,能补肾助阳,红枣补中益气,二者搭配可助力宝宝阳气潜藏,抵御外界寒邪入侵。现代营养学也指出,羊肉富含优质蛋白与多种微量元素,能为宝宝提供充足能量。夏季,气候炎热,人体阳气外浮,多给宝宝食用绿豆汤、冬瓜汤等清热解暑食物恰是顺应天时之举。绿豆含有的生物活性成分可清热解毒,冬瓜利水消肿,有助于宝宝排出体内暑湿之邪。西医则着重强调个人与环境卫生的关键作用。勤洗手能有效去除手部沾染的细菌、病毒,研究表明,正确洗手可减少高达80%的经手传播疾病风险。常通风能降低室内病原体浓度,改善空气质量。在流感高发季,西医倡导佩戴口罩、减少聚集等防护措施,可有效阻隔病毒传播。与此同时,结合中医按摩手法,如按摩迎香穴,该穴位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按摩此穴位能促进鼻部血液循环,刺激经络气血运行,从中医经络学说来讲,可调节肺经气血,增强肺卫功能,进而提升宝宝免疫力,全方位为宝宝健康保驾护航。

宝宝生病虽然让人心疼,但只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中西医结合的理念为宝宝的健康提供了多元化的解决方案。家长们应当充分了解中西医各自的优势,根据宝宝的具体病情,合理选择治疗和护理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将中西医的理念有机融合,为宝宝筑起坚固的健康防线,让宝宝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