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4月1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肠道不健康,试试粪菌移植 - 数字报刊系统 脑梗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 血管堵塞的早期信号与应对措施 肠道不健康,试试粪菌移植 失眠无忧,中西医合璧来解愁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肠道不健康,试试粪菌移植

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 秦凤萍


在人体的众多器官中,肠道往往被忽视,但它却承担着消化、吸收、排毒和免疫等多重功能,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当肠道内的菌群失衡时,各种健康问题便会接踵而至,如便秘、腹泻、免疫力下降,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疾病。近年来,一种古老而又新颖的治疗方法——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正逐渐走进公众视野,为肠道健康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什么是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就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有益菌群,通过特定方式移植到患者肠道内,以重建或修复患者肠道的微生物生态平衡。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粪菌移植并非简单地将粪便移植,而是移植粪便中的功能菌群,这些菌群在健康人的肠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粪菌移植并非新鲜事物,其历史可追溯至古代。东晋时期,道医葛洪在其著作《肘后备急方》中就记载了用粪便悬液治疗食物中毒和严重腹泻的案例。然而,直到近年来,随着微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的深入,粪菌移植才真正被科学界所重视,并逐渐成为治疗某些肠道疾病的有效手段。

 

二、粪菌移植的历史与现状

 

粪菌移植的历史虽然悠久,但真正进入现代医学视野却是近几十年的事情。随着对肠道微生物群落(肠道菌群)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当肠道菌群失衡时,不仅会导致肠道疾病,还可能引发全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病、代谢性疾病等。

 

如今,粪菌移植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炎症性肠病等多种肠道疾病,并取得了显著疗效。同时,科学家们还在探索粪菌移植在治疗自闭症、抑郁症、糖尿病等肠道外疾病中的潜力。

 

三、粪菌移植的适应症

 

粪菌移植并非万能疗法,它主要适用于以下肠道疾病:

 

1.艰难梭菌感染:这是一种由艰难梭菌引起的肠道感染,症状包括严重腹泻、腹痛等。传统抗生素治疗效果有限,而粪菌移植的治愈率可高达90%以上。

 

2.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这些疾病与肠道菌群失衡密切相关。粪菌移植能够重建肠道菌群,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3.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表现为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等症状。粪菌移植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有助于缓解这些症状。

 

4.顽固性便秘:对于长期便秘且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粪菌移植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此外,粪菌移植还在自闭症、抑郁症、糖尿病、肥胖等肠道外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一定的潜力。然而,这些领域的应用尚处于研究阶段,尚需更多临床试验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四、粪菌移植的过程

 

筛选供体:供体是粪菌移植的关键。理想的供体应身体健康,无急慢性疾病史,且近期未使用过抗生素等药物。供体还需进行一系列医学检测,以确保其粪便中的菌群健康且无害。

 

制备粪菌:供体的粪便经过严格的无菌处理后,通过离心、过滤等物理方法,提取出纯化后的功能菌群。这些菌群将被制成粪菌悬液或粪菌胶囊,用于后续的移植操作。

 

移植途径:粪菌移植的途径有多种,包括上消化道途径(如口服粪菌胶囊)、中消化道途径(如通过胃镜、鼻胃管等)和下消化道途径(如结肠镜、灌肠等)。具体选择哪种途径,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决定。

 

移植后管理:患者在移植后需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清肠,以减少肠道内的有害菌群,为移植的菌群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五、粪菌移植的安全性与效果

 

粪菌移植的安全性是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事实上,粪菌移植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但并非没有风险。为了确保安全,供体的筛选和粪菌的制备过程都需严格遵循医学规范。此外,患者在移植前也需进行全面的医学评估,以确保其适合接受粪菌移植。

 

在效果方面,粪菌移植在治疗艰难梭菌感染、炎症性肠病等肠道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对于肠道外疾病的治疗,虽然尚处于研究阶段,但已有多项研究表明,粪菌移植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然而,粪菌移植并非一劳永逸的治疗方法,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多次移植或结合其他治疗手段来达到最佳效果。

 

结语

肠道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肠道内的菌群失衡时,各种健康问题便会随之而来。粪菌移植作为一种古老而又新颖的治疗方法,为肠道健康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重建或修复肠道的微生物生态平衡,粪菌移植能够有效治疗多种肠道疾病,并在肠道外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潜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