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禁是全球性健康问题,约2亿人受影响,老年群体患病率更高。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及呼吸系统等多种疾病,都可能引发大小便失禁。在失禁患者中,常见并发症失禁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至关重要。
一、失禁性皮炎的定义
失禁性皮炎,简而言之,是由于皮肤长时间接触尿液或粪便,导致角质层受损、皮肤屏障功能丧失,进而引发的炎症反应。这一状况在老年卧床患者、重症患者以及失禁人群中尤为常见。其症状表现多样,从轻微的红斑、红疹到严重的浸渍、瘙痒、水泡、破溃、糜烂,甚至继发感染,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和痛苦。会阴部、骶尾部、臀部以及大腿内侧是失禁性皮炎的好发部位。
二、失禁性皮炎的高危人群
1. 大小便失禁者: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失禁,都是IAD的高危因素。
2. 老年卧床及长期卧床患者:由于活动能力受限,皮肤长时间受压,加之清洁不便,增加了IAD的风险。
3. 重症患者:病情危重,身体机能下降,皮肤抵抗力减弱。
4. 频繁腹泻患者:24小时内出现3次以上无法控制的水样便,即使能感知排泄,也无法控制。
5. 皮肤存在压疮史者:曾经出现过压疮或失禁相关性皮炎,虽然已愈合,但仍是IAD的高危人群。
6. 留置尿管但漏尿者:多见于女性,尿管漏尿导致尿液持续刺激皮肤。
三、导致失禁性皮炎的危险因素
失禁性皮炎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但不限于:大小便失禁、皮肤状况差(如干燥、薄脆)、移动能力受限、认知受限(无法自我照护)、个人卫生状况不佳、疼痛(导致清洁困难)、药物副作用(如腹泻药物)、发烧、营养状况差、病情危重、使用尿不湿(尤其是不透气型)、男性使用封闭性尿液收集器(增加皮肤湿度)。
四、失禁性皮炎的分期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失禁性皮炎可分为三期:
1. 轻度(早期):皮肤出现轻度发红和不适,但皮肤保持完整。此阶段需及时干预,防止病情恶化。
2. 中度(中期):皮肤中度发红,伴有皮肤剥脱、大小水泡或小范围皮肤受损、糜烂,患者感到疼痛和不适。需要积极的治疗和护理。
3. 重度(晚期):皮肤变暗或呈深红色,出现大面积皮肤剥脱、糜烂、水泡和渗出,甚至继发感染,患者疼痛剧烈,严重不适。此阶段需紧急治疗和精心护理。
五、失禁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失禁性皮炎,关键在于减少皮肤暴露于排泄物的时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加强隔离保护屏障。具体措施如下:
1.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清理排泄物,使用温和的清洁产品轻柔清洗皮肤。用柔软的毛巾轻轻吸干水分,避免过度擦拭损伤皮肤。避免用热水或肥皂频繁清洗,以免破坏皮肤天然屏障。
2. 做好隔离防护:使用含氧化锌、凡士林、甘油等成分的皮肤保护剂,形成保护膜,减少排泄物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对于频繁失禁者,可考虑使用一次性失禁护理产品,如纸尿裤、护理垫等。
3. 定期翻身:对于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或加厚海绵床垫减压。定时翻身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局部皮肤长时间受压。
4. 选择合适的失禁护理产品:选择具有良好吸收性和防漏功能的纸尿裤或护理垫,保持皮肤周围环境的清洁。
5. 注意营养支持: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食物多样化,均衡营养。
6. 评估和监测皮肤状况:定期检查患者皮肤,观察是否有发红、皮疹、破损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7.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腹泻、改善尿失禁等,从根本上减少诱发失禁性皮炎的因素。
8. 心理与生活支持:失禁可能引发羞耻感,需耐心沟通,鼓励患者配合护理。
六、失禁性皮炎的处理方法
根据失禁性皮炎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1. 轻度(皮肤发红):清洗后轻轻吸干水分,涂氧化锌、凡士林、甘油等隔离剂,或喷皮肤保护膜隔离。
2. 中度(皮肤已破):使用生理盐水或含氯己定的溶液清洗创面。喷造口护肤粉后喷皮肤保护膜,待干2分钟后再次喷粉和膜,确保均匀覆盖皮炎处。
3. 重度并合并感染:出现脓液、异味时,及时就医。在皮肤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菌药膏(如莫匹罗星)或抗真菌药物治疗。根据渗出液的情况,每天换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预防失禁性皮炎的关键在于减少皮肤暴露于排泄物的时间,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并加强隔离保护屏障。一旦发生,需根据严重程度选择清洁、隔离或抗感染、换药等措施。科学的护理结合营养支持,能有效降低失禁性皮炎发生风险,提升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