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03月2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一文读懂胎盘早剥 - 数字报刊系统 一文读懂胎盘早剥 如何预防“小黄人” 失禁性皮炎(IAD)的预防与护理 做鼻子整形之前,这些你该了解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文读懂胎盘早剥

作者: 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李英


怀孕生子,本是一件充满喜悦与期待的事,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可能隐藏着一些危险,胎盘早剥就是其中之一。很多准妈妈可能对它不太了解,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认识认识,看看胎盘早剥到底危险不危险。

一、什么是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顾名思义,就是胎儿还没有娩出,但胎盘已经从子宫里剥离。具体来说,它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这是一种起病急、进展快的妊娠晚期并发症,对孕妇和胎儿都有极大的危害。

二、胎盘早剥有多危险?

胎盘早剥的危险性不容小觑。它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将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

1.      胎儿急性缺氧:胎盘是胎儿获取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重要途径。当胎盘剥离后,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会急剧减少,导致胎儿窘迫,严重时甚至胎死宫内。

2.      孕妇严重出血:胎盘早剥会导致孕妇子宫内或腹腔内大量出血,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严重威胁孕妇的生命安全。

3.诱发并发症:胎盘早剥还可能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并发症,进一步加重病情的复杂性和危险性。即使胎儿和孕妇经过及时抢救得以存活,后续也可能出现一些不良预后,如胎儿神经系统损伤、孕妇产后出血难以控制等。

三、胎盘早剥的症状有哪些?

胎盘早剥的症状因人而异,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腹部剧烈疼痛:胎盘早剥会导致腹部突然出现剧烈疼痛,可能呈现持续性或间歇性,严重时可能难以忍受。

2.阴道出血:阴道可能会有暗红色的血液流出,虽然出血量可能不多,但实际上大量血液可能留在宫腔内,这被称为隐性出血。

3.面色苍白、出冷汗: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的情况,同时呼吸加快。

4.休克症状:如果病情严重,可能会出现休克症状,如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

5.子宫增大、硬如木板:胎盘早剥可能导致子宫增大并变得硬如木板,无法触摸,同时伴有明显的压痛。

6.胎儿部位不清、胎心音不清晰:胎盘早剥可能导致胎儿部位不清或胎心音不清晰的情况。

四、胎盘早剥的原因是什么?

胎盘早剥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机械性因素:日常生活中常见车祸碰撞、腹部外伤等包括腹部的跌倒摔伤、挤压、性生活、重体力劳动等。

2.      血管病变因素: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全身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孕妇等容易发生胎盘早剥。

3.      子宫内压力变化:如胎膜早破羊水大量快速流出时,宫腔内压力骤减,子宫骤然收缩,导致胎盘与子宫壁发生剥离。

4.      其他因素:此外,还有一些吸烟、吸毒、绒毛膜羊膜炎、感染等多种不明原因也会导致胎盘早剥;高龄多产、有胎盘早剥史的孕妇再发胎盘早剥的风险发生率也会增高。

五、如何避免胎盘早剥?

预防胎盘早剥,关键在于提高警惕,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方法:

1.定期产检:遵医嘱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通过超声波检查等方式,及时发现胎盘的异常状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避免外伤:在孕晚期,孕妇应适当户外活动,避免去人多嘈杂的地方,以防腹部受到撞击。

3.避免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滥用药物,这些不良习惯都可能对胎儿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增加胎盘早剥的风险。

4.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避免体重过度增长,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这些疾病可能诱发胎盘早剥。

5.改善睡眠姿势:避免长时间仰卧,可以采取侧卧位休息,以减少子宫底脱膜静脉淤血、破裂的风险。

六、胎盘早剥的治疗措施

胎盘早剥病情危急,一旦确诊,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密切观察:对病情较轻、出血量少的孕妇,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胎心、胎动等,并定期复查超声。

2.抑制宫缩:评估可继续妊娠者,出现宫缩不规则或过频需结合临床情况使用药物抑制宫缩,延长孕周,为胎儿争取更多的发育时间。

3.纠正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可输注新鲜血、血浆等,以保障孕妇的生命安全。

4.及时终止妊娠:根据孕妇和胎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剖宫产或经阴道分娩终止妊娠,以减少对胎儿和孕妇的进一步伤害。

5.预防并发症:预防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必要时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等。

总之,胎盘早剥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妊娠晚期并发症,对孕妇和胎儿都有极大的危害。通过了解胎盘早剥的定义、危险性、症状、原因以及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我们可以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一疾病,确保母婴安全。作为产科医护人员,我们将始终坚守岗位,为每一位准妈妈和宝宝保驾护航。希望这篇科普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胎盘早剥,共同守护母婴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