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人工髋关节术后,睡眠姿势有讲究 - 数字报刊系统 睡眠呼吸暂停如何偷走心脏健康 胃癌高发人群,这些习惯要远离 尿蛋白高别慌:肾内科带你揪出幕后黑手 人工髋关节术后,睡眠姿势有讲究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工髋关节术后,睡眠姿势有讲究

作者: 桂林市临桂金水湾医院 赵艳筠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髋关节疾病(如股骨头坏死、严重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通过植入人工假体替代受损关节,恢复髋关节解剖关系与功能。术后3-6个月是假体与骨组织骨整合的关键期,睡眠姿势直接影响手术效果:正确姿势可维持关节生物力学稳定,降低假体脱位风险,减轻手术区软组织张力,促进愈合与血液循环。因此,掌握正确睡姿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一、先避坑:这 3 种常见睡眠姿势术后绝对不能有

侧睡时 “蜷缩式”:表现为侧卧位时双膝过度屈曲(屈曲角度>90°)且向腹部靠拢,脊柱呈过度前屈状态。此姿势会使人工髋关节处于后伸、内收位,打破假体与髋臼的正常对合关系,增加假体后脱位风险,严重时可能导致假体周围软组织损伤,影响关节稳定性。

 

仰卧时 “双腿交叉”:即仰卧位时双下肢出现交叉动作,表现为一侧下肢跨过身体中线压于对侧下肢之上。该姿势会使人工髋关节承受过度内收应力,超出假体设计的力学耐受范围,易导致假体移位,破坏假体周围骨整合进程,延长术后恢复时间,甚至需二次手术干预。

 

俯卧位:指面部朝下、胸腹部接触床面的睡眠姿势。俯卧时全身重量集中于躯干及髋关节区域,会对人工髋关节产生持续性压迫,不仅加重手术切口疼痛,还可能导致假体柄与髋臼杯的位置关系异常,扭曲人工关节结构,影响假体使用寿命。

 

二、分阶段学:不同恢复时期的正确睡眠姿势

(一)术后1-4周:严格保护期,重点防脱位

此阶段以维持人工髋关节稳定、预防假体脱位为核心目标。首选仰卧位,具体操作如下:双下肢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脚尖朝向正上方,在双大腿之间夹一厚度约10-15cm 的软枕,维持双下肢轻度外展(外展角度约15-20°),避免髋关节内收;腰部可垫一薄毛巾卷,维持腰椎生理前凸,减轻腰部肌肉紧张。需注意,双臂应自然置于身体两侧,避免过度抬臂或抱头,防止因躯干牵拉影响髋关节稳定性。次选健侧卧位,操作时需在双下肢之间夹一厚度约20-25cm 的厚枕,确保患侧下肢不内收、不屈曲,健侧下肢自然屈曲支撑,患侧下肢保持伸直或轻度屈曲(屈曲角度≤30°);头部用高度适宜的枕头支撑,维持颈椎与脊柱的生理力线。此阶段严禁患侧卧位,避免手术区域受压导致假体移位或伤口愈合不良。

 

(二)术后1-3个月:恢复期,可适度调整(需医生评估)

经医生评估确认假体位置稳定、伤口愈合良好后,可适度调整睡眠姿势。仰卧位时,可将双下肢间的枕头厚度减至5-10cm(如薄毛巾卷),仍需维持双下肢轻度外展,避免髋关节内收;健侧卧位时,枕头厚度可减至10-15cm,患侧下肢屈曲角度可放宽至≤60°,但需始终避免内收动作。此阶段可新增短时间半坐卧位(每次持续时间≤30 分钟),适用于进食、饮水等场景,操作时需借助床头摇高器将上半身抬高至 30°-45°,双下肢保持伸直状态,在小腿下方垫一软枕,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需注意,半坐卧位时严禁直接坐起,若无床头摇高器,需用健侧手臂撑床缓慢起身,避免髋关节承受过度剪切力。

 

(三)术后 3-6 个月:康复期,可接近正常睡姿(需复查确认关节稳定)

术后3个月复查,经影像学检查(如 X 线片)确认假体位置正常、骨整合良好后,可逐步接近正常睡眠姿势。仰卧位时,可完全去除双下肢间的枕头,双下肢自然放松,但仍需避免双腿交叉;健侧卧位时,可不用夹枕或仅夹一薄毛巾,患侧下肢屈曲角度可放宽至≤90°,但需避免过度屈曲。此阶段仍不建议俯卧位,除非经医生明确评估允许,且患者无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不适症状。

 

三、辅助工具:这些 “小帮手” 能帮你睡好

髋关节保护枕(术后专用)采用人体工学设计,能有效固定双下肢,限制髋关节内收、屈曲动作,避免夜间无意识翻身引发姿势异常,适用于术后 1-4 周严格保护期。床头摇高器可精准调节高度,方便患者实现半坐卧位,避免起身方式不当致髋关节受力异常,降低假体脱位风险。

 

防滑床垫表面有防滑纹理,能防止患者睡眠中身体滑动,减少体位意外改变引发的髋关节移位风险,尤其适合老年患者或翻身频繁者。夜灯可在夜间起床时开启,避免视线不清导致匆忙起身,减少姿势错误,降低髋关节受伤风险。

 

总结

人工髋关节术后3-6个月关键期,睡姿影响康复。需避开蜷缩侧睡、仰卧交叉腿、俯卧。术后分三阶段调整睡姿(均需遵医嘱),1-4周严格护关节,1-3月可适度调,3-6月近正常,还可借助髋部保护枕等工具辅助,助于恢复。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