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急性心梗藏信号,日常察觉能救命 - 数字报刊系统 急性心梗藏信号,日常察觉能救命 严重感染:身体发出的警报 血液净化CRRT:为重症患者清除 “生命毒素” 胃息肉病理报告里的胃癌预警信号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急性心梗藏信号,日常察觉能救命

作者:博白县第二人民医院 陈志远


每年,我国有超过70万人因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失去生命,其中不少病例发生在送医途中或家中,令人痛心。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患者在发病前其实已有“求救信号”,却因忽视而错失了黄金抢救时机。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急性心梗的“真面目”,教您识别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危险信号”,关键时刻,这些知识可能真的能救命。

心梗是怎样发生的?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它持续跳动,为全身输送血液。而心脏自身也需要血液来维持运转,这些血液由冠状动脉提供。当冠状动脉因胆固醇斑块堆积、血栓形成等原因突然堵塞时,心肌就会因缺血缺氧而坏死,这就是急性心肌梗死。

简单说,心梗就是心脏的“供油管路”突然中断,导致发动机熄火死机。这个过程往往在几分钟到几小时内迅速发生,若不及时处理,坏死的心肌无法再生,将严重影响心脏功能,甚至导致猝死。

典型症状:胸痛,但不只是胸痛

很多人认为,心梗就是胸口疼。这没错,但远远不够全面。急性心梗最典型的症状是胸痛或胸闷,但这种疼痛有其特点:

1.位置: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向左肩、左臂内侧、颈部、下颌甚至背部放射。

2.性质:常被描述为压榨感、紧缩感、沉重感,像有块大石头压在胸口,或被人紧紧勒住。

3.持续时间:通常持续20分钟以上,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

4.伴随症状:常伴有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头晕、乏力、心悸等。

请注意:如果出现上述胸痛症状,尤其是持续不缓解,应高度怀疑心梗,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切勿心存侥幸,认为“躺一会儿就好了”或“可能是胃不舒服”。

隐蔽信号:这些非典型表现更要警惕

心梗的伪装术很高明,尤其在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女性中,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误认为是胃病、牙痛或疲劳。

1.上腹部不适

有些人发作时感觉像胃痛或消化不良,表现为上腹胀痛、恶心、呕吐。特别是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吸烟史的人群,出现此类症状应警惕心梗可能。临床上,不少患者最初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延误了救治。

2.牙痛或下颌痛:没有牙病史却突然出现牙痛,尤其是左侧牙齿,且疼痛向颈部放射,可能是心梗的“牵涉痛”。这种疼痛通常与咀嚼无关,且持续存在,常规止痛药无效。

3.肩背或手臂痛:突然出现左肩、左臂甚至右臂的酸胀、麻木或疼痛,特别是伴随胸闷、气短时,需高度警惕。

4.不明原因的乏力与气短:在没有剧烈运动的情况下,突然感到极度疲劳、呼吸急促,连走路、穿衣都困难,可能是心梗的早期信号,尤其在女性中更常见。

5.冷汗与晕厥:突发大汗(冷汗)、面色苍白、头晕甚至短暂晕厥,可能是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的表现,属于危险信号。

识别黄金120分钟,时间就是心肌

急性心梗发生后,心肌细胞以每分钟约10亿个的速度死亡。医学上强调“黄金120分钟”——即从发病到开通堵塞血管的时间越短,挽救的心肌越多,生存率越高。关键提醒:

1.不要等待:不要因症状“不严重”或“时有时无”而拖延。

2.不要自行驾车:心梗可能引发室颤、猝死,自行前往医院风险极高。

3.立即拨打120:在等待救护车时,让患者平卧休息,保持通风。如有医生指导,可嚼服阿司匹林(注意:有出血风险者禁用)。

日常预防:从生活方式抓起

预防心梗,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

1.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心梗的三大“帮凶”,需定期监测,遵医嘱用药。

2.戒烟限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显著增加心梗风险;过量饮酒则加重心脏负担。

3.健康饮食:少油、少盐、少糖,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控制体重。

4.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5.管理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暴怒,保持心态平和。

6.定期体检:尤其40岁以上、有家族史者,应每年进行心电图、血脂等检查。

结语:警觉是第一道防线

急性心梗来势汹汹,但并非毫无预兆。了解它的“语言”,学会倾听身体的求救信号,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第一道防线。记住:胸痛持续不缓解,立即拨打120;症状虽轻莫大意,及时就医是关键。

生命只有一次,别让忽视成为遗憾。从今天起,关注心脏健康,掌握急救知识,让“心”希望常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