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排尿突发异常状况,泌尿健康或已亮红灯 - 数字报刊系统  窦性心动过速的应对方法 医学影像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孩子总腹泻?或是乳糖不耐受在作怪 排尿突发异常状况,泌尿健康或已亮红灯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排尿突发异常状况,泌尿健康或已亮红灯

作者: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张剑歌


早上起床去厕所,发现尿色像浓茶一样深;上班时明明没喝多少水,却频繁跑厕所,每次还只尿一点点;抱孩子时咳嗽了一下,竟然有尿不自觉漏湿了裤子……生活中,很多人都遇到过类似的排尿异常情况,大多会觉得“可能是上火了”“忍忍就好”,可实际上,排尿是身体排出废物的重要方式,这些突发的异常不是小毛病,很可能是肾脏、膀胱、尿道等泌尿器官发出的健康警报,及时关注、正确处理,才能避免问题越拖越严重。

 

4种常见排尿异常及应对方法

排尿异常表现多样,原因和处理方式各不相同,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尿色突然变化:别只当“上火”,红色尿要警惕

正常尿液多为淡黄色,若突然变成深茶色、红色或白色,需留意。尿色像浓茶或啤酒,可能是喝水少致尿液浓缩;喝了不少水尿色仍深,可能是肝脏或肾脏代谢问题。尿色发红,先排除吃红心火龙果、甜菜等食物的可能,否则可能是尿路结石划伤输尿管、尿道、膀胱或肾脏有炎症,甚至更严重问题。尿色发白、浑浊如牛奶,大概率是尿路感染,也可能是尿液含过多油脂。

遇到尿色异常,先别慌,喝1-2杯温白开水,1-2小时后观察。若尿色变浅,可能是缺水,之后注意按时喝水;若仍异常,尤其是红色、白色尿,当天挂泌尿外科就医。就医前想清楚异常尿色持续时间、是否伴腰痛尿痛等情况,以便医生判断。

 

(二)尿意突然变多或变少:不是“喝水习惯”那么简单

有人突然排尿次数比平时少一半以上,甚至一整天没尿;有人白天不到1小时就想上厕所,晚上起夜超2次。尿频,女性可能是膀胱发炎,男性可能是前列腺问题,若伴口渴、体重变轻,可能是血糖高。少尿、无尿风险更高,可能是肾脏滤尿功能下降,也可能是身体缺水,如拉肚子、大量出汗后未及时补水。

 

处理方法:尿频时,观察有无尿痛,有则查尿常规;尿频伴口渴、体重变轻,查尿常规时顺便查血糖。少尿、无尿时,先喝温白开水,1小时后还没尿,马上就医,可挂泌尿外科或肾内科,不能拖延。

 

(三)排尿突然“费劲”:别硬扛,可能是器官“堵了”

排尿需使劲、尿线细、尿不净、尿到一半中断,这些“费劲”表现是泌尿器官在“求救”。男性多是前列腺增生,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变大挤压尿道致排尿不畅;女性可能是膀胱颈梗阻,生完孩子的女性可能因盆底肌松弛出现此问题;男女尿道里有结石也会导致排尿费劲。

遇到排尿费劲,别硬扛、别憋尿,憋尿会加重负担。症状持续3天以上,去医院做泌尿系超声,查前列腺、膀胱有无问题及有无结石,早干预避免尿潴留。

 

(四)突然“漏尿”:不是“老了才会有”,也能改善

很多人认为漏尿是老年人专利,其实年轻人咳嗽、打喷嚏、抱孩子时也会漏尿,还有的人突然有尿意来不及上厕所就漏。漏尿分两种:压力性漏尿,女性多因怀孕、生孩子后盆底肌松弛,男性可能是前列腺手术后盆底肌受损;急迫性漏尿,多是膀胱“过度敏感”,如膀胱发炎、神经控制出问题。

不用觉得不好意思,先做凯格尔运动,即收缩肛门和阴道周围肌肉,坚持3秒再放松,每天2组,每组80次,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轻度漏尿可缓解。若漏尿频繁,一周超3次影响出门,挂泌尿外科或盆底康复科,有专门康复治疗可改善。

 

3个护尿小习惯,减少异常风险

很多排尿异常可通过日常习惯调整预防,以下3个习惯简单易操作。

1.喝水“够量不憋尿”:每天喝1500-2000毫升水,约8杯(一杯200毫升),分多次喝,别等渴了或一次性喝太多;有尿意及时上厕所,憋尿不要超2小时,上班族别因开会、忙工作硬忍。

2.清洁“选对方法”:女性用温水洗外阴,擦时从尿道往肛门方向,避免把肛门附近细菌带到尿道引发感染;男性别用刺激性肥皂洗龟头,每天换干净内裤,保持外阴干燥。

3.别久坐、多动:上班每坐1小时起来走5分钟,避免前列腺、膀胱长期受压;平时多做温和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次,每次30分钟,促进泌尿器官血液循环。

 

最后提醒:排尿异常不可怕,“不当回事”才危险

很多人对排尿异常不重视,觉得看医生太尴尬,忍忍就好,结果小问题拖成大麻烦。其实多数泌尿问题如炎症、结石、轻度增生,早发现、早检查、早治疗都能治好,无后遗症。去医院看排尿问题并不尴尬,医生每天接诊很多类似患者,如实说清异常表现和持续时间,医生就能精准判断。关注排尿信号,就是关注泌尿健康,对自己身体负责,生活才能更舒心踏实。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