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 窦性心动过速的应对方法 - 数字报刊系统  窦性心动过速的应对方法 医学影像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孩子总腹泻?或是乳糖不耐受在作怪 排尿突发异常状况,泌尿健康或已亮红灯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窦性心动过速的应对方法

作者: 防城港市中医医院 郑清红


凌晨两点,刚结束加班的小李揉着酸胀的眼睛准备休息,躺下没多久却突然感觉心脏“咚咚”地跳得又快又重,胸口发闷,连呼吸都跟着变急促。他坐起身摸了摸手腕,数着脉搏每分钟竟然超过了10次,这突如其来的“心慌”让他瞬间清醒——难道心脏出了大问题?

生活中,不少人都有过类似经历。尤其是长期熬夜、作息不规律的人群,常常会在深夜或清晨遭遇这种 “心跳加速” 的困扰,而这背后很可能藏着一个常见的心脏问题——窦性心动过速。

 

熬夜为何让心跳"失控"?

我们的心脏就像一台精密的时钟,由窦房结这个"天然起搏器"掌控节奏。正常情况下,成年人静息心率在60-100次/分钟,而窦性心动过速时,心率会突破100次/分钟,甚至达到120-150次/分钟。

熬夜的"三重暴击":

1.交感神经"狂欢":夜间本应是副交感神经主导的"休息模式",但熬夜会强制交感神经持续兴奋,释放大量肾上腺素,直接刺激心脏加速跳动。

2.电解质"失衡危机":熬夜时喝水少、排尿多,加上可能伴随的呕吐或腹泻,会导致钾、镁等电解质流失,影响心肌细胞电活动稳定性。

3.炎症因子"暗流涌动":睡眠不足会触发身体炎症反应,产生如C反应蛋白等物质,这些"炎症信使"会间接影响心脏传导系统。

真实案例:28岁程序员小张连续一周熬夜赶项目后,突然感到心悸、头晕,心电图显示心率达130次/分钟。检查发现,他的血钾浓度仅3.2mmol/L(正常3.5-5.5mmol/L),补钾后心率逐渐恢复正常。

 

识别危险信号:这些情况要警惕

并非所有心慌都需要恐慌,但出现以下症状时,请立即就医:

1."三联征":心率持续>120次/分钟 + 胸闷气短 + 头晕眼花

2.伴随症状:胸痛放射至肩臂、大汗淋漓、意识模糊

3.特殊人群:高血压患者血压突然下降、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剧烈

自测小技巧:

1.静坐5分钟后,用食指和中指轻触另一侧手腕桡动脉,计数15秒心跳数×4

2.观察是否伴随呼吸急促(静息呼吸>16次/分钟)

3.注意症状是否与体位改变相关(如从躺到坐时加重)

 

科学应对:从急救到预防的全攻略

第一步:现场急救"三要三不要"

要:立即停止活动,取坐位或半卧位,解开领口腰带

要:尝试"瓦尔萨尔瓦动作"(深吸气后屏气,用力做排便动作)

要:有条件者吸氧(2-3L/分钟)

不要:突然站立或快速走动

不要:饮用浓茶咖啡

不要:自行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美托洛尔需严格遵医嘱)

第二步:医疗干预"黄金时间窗"

首次发作:24小时内完成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监测

反复发作:建议进行心脏超声、甲状腺功能检查

特殊检查:食道调搏术可精准定位异常传导通路

第三步:生活方式"心脏保护计划"

睡眠修复术:

固定作息时间(建议23:00前入睡)

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蓝光抑制褪黑素分泌)

失眠者可尝试"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

饮食调心法:

补充钾镁:香蕉、菠菜、坚果(每日钾摄入≥2000mg)

控制咖啡因:健康成人每日≤400mg(约2杯美式咖啡)

适量饮水:维持尿量1500-2000ml/天

运动处方:

有氧运动:每周5次,每次30分钟(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60%-70%)

抗阻训练:每周2次,避免Valsalva动作

放松训练:瑜伽、太极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情绪管理,减少心理压力

练习正念冥想:每天10分钟,专注呼吸,观察身体感受,不评判思绪。

建立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倾诉,或寻求专业心理咨询,避免长期情绪压抑。

 

走出误区:这些"常识"可能害了你

误区1:"心跳快就是心脏病"

事实:窦性心动过速可见于健康人(如运动、情绪激动时),需结合症状和检查综合判断。

误区2:"年轻人心跳快没事"

事实:25-40岁人群中,约15%的阵发性室上速患者首次发作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

误区3:"心率越慢越健康"

事实:静息心率<50次/分钟且伴头晕乏力,可能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需安装起搏器。

 

结语:守护心跳,从今晚开始

最后要提醒大家,窦性心动过速本身并不可怕,尤其是熬夜诱发的情况,只要及时调整、科学应对,大多能很快缓解。但如果频繁出现,或者伴随其他不适,一定要重视,及时就医检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毕竟,心脏的健康离不开规律的作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少熬夜、多休息,才是对心脏最好的保护。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