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腰痛勿乱按,须分型调养 - 数字报刊系统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要点 正畸揭秘:龅牙矫正让笑容更自信 注射部位淤青,怎么快速消退 腰痛勿乱按,须分型调养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腰痛勿乱按,须分型调养

作者:田东县中医医院 覃国焕

腰痛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不适症状,无论是久坐的上班族、忙碌的家务劳动者、退休的老年人,还是经常运动的年轻人,都可能受到它的困扰。许多人腰痛时的第一反应是“揉揉按按就好”,要么自己用力捶打腰部,要么随意找街边按摩店推拿,结果往往越按越痛,甚至加重病情。

实际上,腰痛病因复杂,盲目按摩存在风险。只有根据不同类型对症调养,居家康复才能更省心、更高效。

腰痛分四型,自查对号入座

中医认为,腰痛与“肝肾不足、气血瘀滞、外感风寒湿邪”密切相关,根据《中医内科学》分类常见以下四型,大家可通过症状初步判断:

寒湿型:冷痛沉重,遇暖缓解

表现:腰部冷痛重着,如裹湿布,活动后减轻,静卧时加重,遇阴雨天或寒冷环境疼痛加剧,热敷或按摩后短暂舒适。

病因:久居潮湿环境、贪凉饮冷,导致寒湿之邪侵袭腰部经络。

居家调养:

热敷:用粗盐炒热装布袋,或热水袋敷腰,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药膳:生姜红枣茶(生姜3片、红枣5颗煮水)温阳散寒;薏米赤小豆粥祛湿。

艾灸:艾灸肾俞、命门穴(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每穴5–10分钟,每周2–3次。

湿热型:灼热胀痛,活动加重

表现:腰部胀痛灼热,肢体困重,口苦口黏,小便黄赤,夏季或潮湿天气易发作。

病因:外感湿热之邪,或饮食辛辣油腻,内生湿热阻滞经络。

居家调养:

冷敷:用毛巾包裹冰袋敷腰,缓解灼热感,每次不超过15分钟。

药膳:冬瓜薏米汤(冬瓜500克、薏米30克)清热利湿;赤小豆鲫鱼汤健脾祛湿。

穴位按摩:按揉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丰隆穴(外踝尖上8寸),每穴3分钟,每日2次。

瘀血型:刺痛固定,夜间加重

表现:腰部刺痛如针扎,疼痛位置固定,夜间或久坐后加重,按压时疼痛明显,可能有外伤史。

病因:跌打损伤或长期姿势不良导致气血瘀滞,经络不通。

居家调养:

热敷+药油:先用热毛巾敷腰10分钟,再涂抹活络油(如红花油)轻柔按摩,重点刺激阿是穴(疼痛点)。

药膳:三七炖鸡汤(三七粉3克、鸡肉200克)活血化瘀;山楂红枣茶促进血液循环。

运动:练习“飞燕式”(俯卧位,四肢和头部尽量后伸),每日3组,每组10次,增强腰背肌力量。

肾虚型:酸痛隐痛,腰膝酸软

表现:腰部酸痛绵软,喜按喜揉,劳累后加重,伴腰膝无力、头晕耳鸣,多见于中老年人或久病体虚者。

病因:肾气亏虚,腰府失养,分为肾阳虚(畏寒肢冷)和肾阴虚(手足心热)。

居家调养:

肾阳虚:食用羊肉炖当归(羊肉200克、当归10克)温补肾阳;按摩命门、关元穴(脐下3寸)。

肾阴虚:饮用枸杞菊花茶滋阴补肾;按揉太溪穴(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补肾阴。

禁忌:避免过度劳累,节制房事,保证充足睡眠。

居家康复三原则,安全高效不踩坑

急性期以静养为主

疼痛剧烈时需卧床休息,选择硬板床,保持脊柱自然曲度,避免久坐或弯腰提重物。

48小时内可冰敷减轻肿胀,之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科学运动强化腰肌

桥式运动:仰卧位,双腿屈膝,缓慢抬起臀部至肩、髋、膝成直线,保持5秒后放下,重复10次。

猫牛式:跪姿,吸气时抬头塌腰(牛式),呼气时低头拱背(猫式),各保持3秒,循环10次,缓解脊柱压力。

日常姿势管理

坐姿:保持“三个90度”(肘、膝、髋关节),腰部垫靠枕支撑。

站姿:避免长时间单腿承重,背包重量不超过体重的10%。

睡姿: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仰卧时膝下垫薄枕,减少腰椎压力。

出现这些情况,务必及时就医

居家调养适用于轻度腰痛或慢性劳损,若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即到医院就诊:

腰痛伴下肢麻木、无力,甚至大小便失禁(可能为马尾神经综合征);

夜间痛醒,常规止痛药无效(警惕肿瘤或感染);

外伤后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可能骨折或脱位);

腰痛持续加重超过2周,或反复发作影响生活。

结语

腰痛虽常见,但并非“按一按”就能解决。中医强调“治病求本”,通过分型调养结合居家康复,既能缓解症状,又能预防复发。若症状复杂或持续不缓解,务必寻求专业医生帮助,切勿盲目按摩或拖延治疗。

健康从“腰”开始,科学养护,让生活更轻松!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