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透析患者PTA术后,血管通路咋守护 - 数字报刊系统 房颤患者日常饮食如何避开“隐形雷区” 老年痴呆:药学守护认知不“掉队”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时长 透析患者PTA术后,血管通路咋守护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透析患者PTA术后,血管通路咋守护

作者:桂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陈秋燕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终末期肾病患者重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而血管通路作为MHD患者的 “生命线”,其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透析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是临床常用的血管通路维护手段,主要用于治疗血管通路狭窄、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通过扩张狭窄血管段,恢复通路血流量,保障透析顺利进行。但PTA术后若护理不当,血管通路仍易出现再次狭窄、血栓形成(即“堵管”)等问题,增加患者痛苦与医疗负担。因此,掌握科学的 PTA术后血管通路护理方法,对MHD患者至关重要。本文将为大众科普 PTA 术后血管通路的正确维护方式。

正确认知 PTA 术与血管通路

血管通路是 MHD 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实现血液体外循环的关键通道,临床常用类型包括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血管内瘘及中心静脉导管,其中自体动静脉内瘘因使用寿命长、并发症少,被视为首选。当血管通路出现狭窄(超声或血管造影显示狭窄程度>50%)、血流量<200ml/min,或透析时出现静脉压升高、透析不充分等情况时,需进行 PTA 术。PTA 术通过经皮穿刺将球囊导管送至血管狭窄部位,充盈球囊扩张狭窄段,恢复血管管腔内径,改善血流动力学,延长血管通路使用寿命。但 PTA 术后血管壁存在损伤,易出现内膜增生、血栓形成,因此术后规范护理是预防 “堵管” 的核心。

PTA 术后血管通路的日常观察

PTA 术后患者及家属需掌握血管通路的基础观察方法,每日固定 1-2 次(如晨起后、睡前)进行检查,具体包括:一是外观观察,查看血管通路穿刺部位及周围皮肤有无红肿、发热、疼痛,有无渗血、渗液或皮肤破损,正常情况下穿刺部位皮肤应平整、无异常分泌物,若出现局部红肿热痛,需警惕感染。

二是震颤与杂音检查,用指腹轻触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吻合口处(或移植血管体表投影处),可感知持续、均匀的震颤,将耳朵贴近通路部位,可听到持续的 “沙沙” 样杂音,震颤与杂音的存在是血管通路通畅的重要标志,若震颤、杂音减弱或消失,提示通路可能出现狭窄或血栓形成。

三是肢体肿胀情况,观察通路侧肢体有无肿胀、皮肤颜色改变(如发紫、苍白),若出现突发肿胀,需排查中心静脉狭窄或血栓。

PTA 术后血管通路的日常护理要点

日常护理需围绕保护通路、预防感染、维持通畅展开,具体措施包括:

穿刺部位护理,PTA术后24小时内穿刺点需保持干燥,避免沾水,遵医嘱定期更换无菌敷料,敷料潮湿或污染时及时更换;穿刺点愈合后,洗澡时可使用防水贴保护通路部位,洗完后及时擦干,避免污垢堆积。

通路侧肢体保护,通路侧手臂禁止提重物(重量不超过 5kg)、避免用力甩臂或剧烈运动,禁止佩戴过紧的手镯、手表,避免穿袖口过紧的衣物;日常可进行通路侧手臂的轻度活动,如缓慢握拳、屈伸手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但需避免过度活动;禁止在通路侧肢体测量血压、抽血或静脉输液,防止血管损伤或血栓形成。

皮肤清洁与饮食配合,每日用温水清洁通路侧肢体皮肤,保持皮肤完整;饮食上需遵医嘱控制液体摄入量,避免容量负荷过重,同时保持清淡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食物摄入,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血栓形成。

规律透析与用药,严格遵医嘱按时进行血液透析,不可随意推迟或缩短透析时间,若需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需按时按量服用,不可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防止血栓形成。

PTA 术后血管通路异常情况的应急处理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立即联系血透室医生或前往医院就诊:

一是紧急情况,包括血管通路震颤、杂音突然消失;穿刺部位出现大量渗血、渗液或脓性分泌物;通路侧肢体突发肿胀、疼痛加剧,皮肤颜色发紫或苍白;血液透析时血流量明显下降(<200ml/min),透析机频繁报警。

二是感染相关症状,如出现发热(体温>38℃)、乏力、寒战,伴随通路部位红肿热痛,需警惕血管通路感染。

三是其他异常,如通路部位触摸到硬结、疼痛明显,或透析后穿刺点出血不止(按压30分钟以上仍无法止血)。

就医时需明确告知医生 “PTA 术后血管通路异常”,便于医生快速评估病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如溶栓、再次 PTA 术),避免延误治疗。

结语

血管通路 MHD患者的 生命线,PTA术后的规范护理是延长通路使用寿命、预防 “堵管” 的关键。患者及家属只要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坚持日常维护,就能有效降低 “堵管” 风险,保障血液透析顺利进行,提高生活质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