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房颤患者日常饮食如何避开“隐形雷区” - 数字报刊系统 房颤患者日常饮食如何避开“隐形雷区” 老年痴呆:药学守护认知不“掉队”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时长 透析患者PTA术后,血管通路咋守护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房颤患者日常饮食如何避开“隐形雷区”

作者:忻城县人民医院 罗爱群

很多人对房颤的认知停留在“心跳快了点”,实则不然。房颤是心脏“乱跳”,心肌细胞各自为政,导致血液在心脏流动不畅,易在心房形成血栓。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液流到大脑,就可能引发中风;长期下来还会加重心脏负担,引发心衰。

饮食对房颤患者至关重要,不少患者需服用抗凝药预防血栓,而饮食会直接影响药效,部分食物还会加重心脏负担,稍不注意就可能踩入“隐形雷区”。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梳理这些雷区及应对方法。

影响抗凝药效果的食物:华法林患者的“特殊关注”

若医生开了华法林,维生素K就是饮食中的“关键角色”。它并非有害,但会影响华法林药效,摄入不稳定会增加血栓或出血风险。核心原则是“保持稳定”,而非完全忌口。

高维生素K的蔬菜需重点关注,如菠菜、西兰花、羽衣甘蓝、荠菜、韭菜等。若平时早餐常吃一小把焯水菠菜,就保持这个量,避免突然增减。

除了蔬菜,酒精和茶也需留意。酒精,无论是红酒、啤酒还是白酒,过量饮用都会使华法林药效波动,还会直接伤害心脏,最好不喝,若要喝需先咨询医生且控制极少量。绿茶、乌龙茶中的鞣酸可能影响药物吸收,建议吃药和喝茶时间错开2小时以上。

若想尝试新食物,不确定是否含维生素K或影响药效,别自行食用,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加重心脏负担的“重口味”食物:所有患者的“共同禁忌”

无论是否服用抗凝药,“重口味”食物都会加重心脏负担,使房颤恶化,主要有以下三类。

高盐食物:提防“隐形盐”

很多人知道炒菜少放盐,却忽略了“隐形盐”。咸菜、酱肉、腊肉盐分高;加工零食如薯片、饼干为口感会加盐;外卖中的麻辣烫、红烧菜、酸菜鱼汤底盐多;酱油、蚝油、味精等调味料也含钠。

建议每天盐摄入不超过5克,约一个啤酒瓶盖的量(不堆高)。买菜时看配料表,钠含量超过300mg/100g的尽量少买。自己做饭可用葱姜蒜、柠檬汁、醋代替部分盐提味,如炒青菜放蒜末,炖肉加柠檬片。

高糖食物:“天然糖”也不可大意

“隐形糖”无处不在,一杯全糖奶茶的糖可能超一天推荐量;蜂蜜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过量食用伤心脏;红烧菜如红烧肉、糖醋排骨做时会放大量糖。

建议每天添加糖摄入不超过25克,约6茶匙。想喝甜的可白开水泡1-2片柠檬或放几颗新鲜莓果,避免市售甜饮料、果汁。吃红烧菜选糖少的或自己做控制糖量。

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防止血管“堵塞”

动物内脏(肝、肾、脑)、肥肉、油炸食品(炸鸡、油条)、黄油、奶油等食物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多,会使血管壁变厚变窄,加重心脏负担,诱发房颤。

建议吃肉选瘦肉,如鸡胸肉、鱼肉、瘦牛肉,去皮食用;每周吃2-3次深海鱼,如三文鱼、鳕鱼,其Omega-3脂肪酸对心脏有益。烹饪用植物油,如菜籽油、橄榄油,少用猪油、牛油,炒菜控制油量。

容易被忽略的“细节”:习惯比食物更危险

有些问题不在“吃什么”,而在“怎么吃、信什么”,这些细节同样影响病情。

补剂乱吃:很多人认为吃补剂能养生,自行购买维生素K补充剂、鱼油、人参等。但对房颤患者,维生素K补充剂影响抗凝药;鱼油过量增加出血风险;人参可能使心跳加快、紊乱,加重房颤。无论何种补剂,吃前必须告知医生。

轻信偏方:有人听说“吃某野菜能治房颤”“喝某药酒能稳心跳”就盲目尝试。房颤是慢性病,需正规治疗,如吃药控制或手术(射频消融),偏方无法根治,还可能耽误治疗或含有害成分,危害健康。

饮食一刀切:有人因某食物好就天天吃,如听说深海鱼好就每天吃一大条;或因某食物有风险就完全不吃,如因菠菜含维K就不再碰。饮食关键是“均衡、稳定”,蔬菜每天300-500克,种类多样;水果每天200-350克,选低糖分的。

总结:房颤患者饮食的“3个核心”

稳、淡、匀:“稳”指维生素K摄入稳定;“淡”是口味清淡,少盐、少糖、少油;“匀”为营养均衡,不偏食。

两个必做习惯:一是尽量自己做饭,控制油、盐、糖;二是复诊时主动告知医生饮食情况,以便调整用药。

记住一句话。饮食调整是每日习惯,避开雷区不是委屈自己,而是降低中风、心衰风险,让身体更舒适。房颤患者的饮食并非禁地,找对方法、避开雷区,就能吃得健康安心。若有疑问,及时咨询医生,专业建议最靠谱。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