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乳腺癌术后放疗的皮肤护理​ - 数字报刊系统 白内障:视力模糊的隐形“杀手” 冠心病患者运动如何避开“心”危机 乳腺癌术后放疗的皮肤护理​ X线检查,为骨骼健康“把脉”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乳腺癌术后放疗的皮肤护理​

作者:南宁市武鸣区中医医院 覃春云

放疗是乳腺癌术后重要的治疗环节,能有效降低癌症复发风险,但射线在作用于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皮肤造成刺激,可能出现发红、干燥、瘙痒甚至破损等问题。不少患者和家属因不懂正确护理方法,要么过度焦虑不敢触碰,要么盲目处理加重不适。其实,放疗皮肤护理有章可循,掌握以下方法,就能轻松应对。

放疗前:提前准备,筑牢皮肤防护墙

放疗开始前1-2周,就要为皮肤做好准备,减少后续射线损伤。首先是清洁,每天用37℃左右的温水(接近体温,不烫不凉)轻轻冲洗放疗区域(通常是胸部及周围皮肤),避免用热水烫洗或用力搓揉,防止破坏皮肤屏障。清洗时选择无皂、无香料的温和清洁剂,比如婴儿专用沐浴露,洗完后用柔软毛巾轻轻 “拍干”,而非来回擦拭。

其次要做好保湿。选无酒精、无刺激性的医用保湿霜(含凡士林、羊毛脂成分的更佳),每天早晚各涂一次,轻轻按摩促进吸收。但需注意,放疗开始后是否能继续用、用哪种,务必提前咨询医生,避免影响放疗效果。另外,放疗前不要在放疗区域涂化妆品、香水,也别贴胶布,这些都可能增加皮肤刺激。

放疗中:分阶段护理,应对不同皮肤反应

随着放疗次数增加,皮肤会逐渐出现不同程度反应,需针对性护理,一般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情况。

轻度反应(放疗1-2周后):皮肤发红、干燥、轻微痒

这是最常见的早期反应,类似皮肤被轻微晒伤。护理重点是保湿 + 止痒。清洁时仍用温水,洗完用纸巾轻轻吸干水分;按医嘱涂医用保湿霜,薄薄一层即可,别涂太厚堵塞毛孔。

若有轻微瘙痒,绝对不能用手抓挠(指甲藏细菌,易致破损感染)。可拿干净冷毛巾敷在痒处,每次 5-10 分钟,能缓解不适。穿衣服要选宽松、柔软的纯棉材质,避开化纤、羊毛面料,这些材质容易摩擦皮肤,加重不舒服的感觉。

中度反应(放疗2-3周后):皮肤红肿、疼痛、脱皮

此时皮肤损伤加重,可能出现明显红肿、疼痛,甚至局部脱皮。护理时动作要更轻柔,清洁时避开脱皮部位;若脱皮处未破损,可继续用医生推荐的保湿霜,保持皮肤湿润以促进修复。

疼痛明显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用温和止痛药膏;穿衣服选开衫或宽松睡衣,穿脱时动作慢,避免拉扯皮肤。同时要严防阳光直射放疗区域,外出时用柔软围巾或防晒衣遮挡,阳光会加重皮肤损伤。

重度反应(放疗3周后):皮肤破损、渗液、感染

这种情况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必须立即就医。皮肤破损后易引发感染,不可自行处理。就医后,医生会消毒、换药,可能用抗生素防感染。期间要严格遵医嘱护理,保持破损处清洁干燥,不沾水、不摩擦,穿衣服时用无菌纱布或专用敷料保护。

放疗后:持续呵护,助力皮肤康复路

放疗结束后,皮肤恢复需1-3个月甚至更久,护理不能松懈。首先要继续保持清洁和滋润,按医嘱用保湿霜,直到皮肤完全恢复。

其次要避免刺激。放疗后3个月内,皮肤敏感,别用刺激性护肤品、化妆品,也别热水烫洗、摩擦;外出做好防晒,戴帽子、打遮阳伞,涂 SPF30 以上的温和物理防晒霜。

饮食上也能帮上忙,多吃富含维生素(新鲜蔬果)和蛋白质(鸡蛋、牛奶、瘦肉)的食物,为皮肤修复提供营养;同时保证休息,别熬夜劳累,保持好心情,都利于皮肤和身体恢复。

避开误区,别让错误护理拖后腿

很多人在护理中易陷入误区,反而加重皮肤问题,这些坑一定要避开:

误区一:皮肤发红就不敢洗

有人见皮肤发红,就不敢清洁,担心加重损伤。其实,温和清洁能减少细菌滋生,反而利于恢复,只要用温水轻轻洗,不摩擦就没问题。

误区二:随便涂药膏

家属可能自行给患者涂激素类、抗生素类药膏,但若不对症,可能加重损伤或影响放疗效果,用药必须遵医嘱。

误区三:脱皮就撕掉

看到脱皮忍不住撕,会损伤新生皮肤,导致破损感染,应让脱皮自然脱落。

误区四:放疗后很快用护肤品

放疗后皮肤敏感,过早用护肤品、化妆品会刺激皮肤,建议 3 个月内只用药用保湿霜,之后再慢慢尝试温和产品。

总之,乳腺癌术后放疗皮肤护理,关键在早预防、分阶段、科学护。只要方法正确,多数患者皮肤反应轻微,能顺利完成治疗。若出现皮肤破损、感染、剧烈疼痛,一定要及时就医,别自行处理。希望这篇文章能帮更多患者轻松应对皮肤问题,早日康复!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