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宝宝呛奶怎么急救?家长必学 - 数字报刊系统 痘痘反复不消,中医内调有门道 脑血管支架:血管里的“微型桥梁” 何谓介入治疗及常见误区 宝宝呛奶怎么急救?家长必学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宝宝呛奶怎么急救?家长必学

作者:梧州市藤县濛江镇中心卫生院 覃金清

喂完奶刚把宝宝放在床上,转身就听见“咕噜”声,回头看到宝宝嘴角挂奶、小脸憋红、呼吸急促——这场景让新手爸妈慌了神,不知该抱还是拍背,既怕动作不当伤到宝宝,又怕耽误时间危及生命。

宝宝呛奶在育儿中很常见,但绝非小事。宝宝气道又细又短,奶液呛入气道,轻则咳嗽,重则窒息,几分钟就可能危及生命。不过家长别恐慌,学会正确急救方法,关键时刻能帮宝宝化险为夷。下面从判断、急救、后续观察及预防等方面,为大家介绍实用技巧。

10秒判断:宝宝呛奶严不严重?

宝宝呛奶,先花10秒判断严重程度,因为轻度和重度处理方式不同。轻度呛奶时,宝宝偶尔咳嗽几声,嘴角流出少量奶液,脸色正常,无憋气、烦躁不安情况。此时家长别慌,把宝宝竖抱,头靠肩,一只手托臀部,另一只手空心掌从背部下方往上、从外向内轻拍,力度如按摩,通过震动助宝宝咳出少量奶液,一般拍几分钟宝宝咳嗽缓解就没事了。

若出现以下3种情况,属重度呛奶,奶液可能堵塞气道,必须立刻急救,每秒都很关键:

1.宝宝突然无声,不咳嗽不哭闹,可能是气道被奶液完全堵死。

2.脸色变紫、变青或嘴唇发白,是缺氧表现。

3.手脚变软,无反应,精神状态差。

黄金3分钟:重度呛奶这样救

判断宝宝重度呛奶后,要抓住“黄金3分钟”急救,不同月龄宝宝方法略有差异。

(一)0-1岁宝宝:海姆立克急救法+拍背压胸

1.摆正确姿势:家长坐椅子或单膝跪地,翘起一条腿,膝盖稍抬高。让宝宝趴在大腿上,头部低于胸部约15°,一只手扶住宝宝头部和颈部,固定身体。

2.拍背:另一只手空心掌,在宝宝背部两肩胛骨中间位置,连续用力拍打5下,力度适中,每下间隔1秒,观察宝宝是否吐出奶液。

3.压胸:若拍背5下宝宝无反应,将宝宝翻过来仰躺在大腿上,头部仍低于胸部。用两根手指(食指和中指)放在宝宝两乳头连线正中间位置,垂直往下按压5下,按压深度为宝宝胸部厚度的1/3,每下间隔1秒,让胸部完全回弹。

4.循环操作:按“拍5下背+压5下胸”顺序循环,直到宝宝吐出奶液或发出哭声,哭出声说明气道通畅,可停止急救观察状态。

(二)特别情况:宝宝已经没呼吸了

若急救时宝宝没呼吸,家长别崩溃,一边急救一边喊家人打120,自己继续操作:

1.做2次人工呼吸:用手指捏住宝宝鼻子,家长嘴巴张大完全包住宝宝嘴巴,轻轻吹气,看到宝宝胸部微微鼓起即可,每次吹气1秒左右,两次间隔1秒。

2.做30次胸外按压:做完人工呼吸后,双手环抱胸廓,双拇指放在宝宝两乳头连线中间位置,垂直向下按压,深度3~4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按压30次后再做2次人工呼吸,循环操作,直到宝宝恢复呼吸、有反应或120到达。

急救后别放松:这2件事必须做

很多家长以为宝宝吐出奶液、哭出声就没事了,其实急救后观察和护理很重要,这2件事要做好:

1.密切观察宝宝状态至少30分钟,留意以下情况,出现任何一种都要立刻带宝宝去医院:

宝宝频繁咳嗽,呼吸速度比平时快很多,甚至呼吸时胸部凹陷、鼻翼扇动。

宝宝脸色不好,精神萎靡,对喜欢的事物无反应,不想吃奶。

宝宝嘴角、鼻子流出带血分泌物,可能是气道黏膜受损。

2.别马上喂奶。急救后宝宝气道敏感,喂奶易再次呛奶。建议等30分钟,确定宝宝呼吸平稳、精神状态良好、无咳嗽后,再少量喂奶,喂奶时放慢速度,多观察。

比急救更重要:5个习惯预防呛奶

预防比急救更重要,家长养成这5个习惯,可降低宝宝呛奶概率。

1.喂奶姿势要正确:别让宝宝平躺喂奶,推荐“斜抱式”,让宝宝身体倾斜45°左右。用奶瓶喂奶时,让奶嘴充满奶液,避免宝宝吸入空气。

2.控制喂奶速度:宝宝吃奶太急易呛奶。母乳喂养时,妈妈用手指夹住乳晕控制奶流;奶瓶喂奶时,根据月龄选合适奶嘴孔。

3.别给宝宝喂太饱:宝宝胃容量小,喂太饱易奶液反流呛奶。观察宝宝反应,当宝宝推开奶瓶或乳头、扭头、不专心时,说明吃饱了,吃到8分饱即可。

4.喂养后正确拍嗝:将宝宝竖抱,头靠肩部,轻拍背部至打出嗝(约5~10分钟)。

5.睡觉时多留意:刚喂完奶别让宝宝趴着睡,以免压迫胃部致奶液反流。让宝宝侧睡,背部垫小枕头固定姿势,家长多留意宝宝呼吸和脸色。

最后:给家长的信心和提醒

宝宝呛奶虽让人揪心,但家长无需过度焦虑。记住,10 秒判断定轻重,黄金 3 分钟急救是关键,急救后观察和预防也不能少。只要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冷静应对,就能为宝宝筑起安全防线。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