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0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儿童退烧药,这些误区要避开 - 数字报刊系统 痔疮手术选麻醉,哪种更舒适 如何在家轻松做会阴按摩 儿童退烧药,这些误区要避开 儿童过敏别慌张,抗敏药物这样选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童退烧药,这些误区要避开

作者:广西贵港市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 莫斌全

每当看到孩子小脸通红、体温攀升,家长们总是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找到退烧的“灵丹妙药”。然而,在给孩子使用退烧药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指导,不少家长容易陷入误区,不仅可能影响治疗效果,还可能给孩子带来额外的健康风险。

误区一:发烧即用药,忽视观察与评估

现象描述

许多家长一发现孩子体温超过37.5℃就急于给孩子服用退烧药,生怕高烧会“烧坏脑子”或引发其他严重后果。这种“见烧就退”的做法,其实并不科学。

深入解析

发烧的生理意义:发烧是身体对抗感染的一种防御机制,适度的发热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活性,帮助身体抵抗病毒和细菌。

观察评估的重要性:在决定是否使用退烧药前,家长应先观察孩子的整体状况,包括精神状态、食欲、活动能力等。如果孩子虽然体温升高,但精神尚好,能吃能玩,可能只是轻度的病毒感染,无需立即用药。

合理用药时机:一般建议,当孩子体温超过38.5℃,且伴有明显不适(如头痛、肌肉酸痛、烦躁不安等)时,再考虑使用退烧药。

药师建议

面对孩子发烧,家长应保持冷静,先进行初步的观察和评估,避免盲目用药。

误区二:多种退烧药混用,或随意增减剂量

现象描述

为了让孩子快点退烧,一些家长会同时给孩子服用多种退烧药,或者根据个人判断随意增加药量。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加速退烧,反而可能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

深入解析

药物相互作用:不同退烧药的成分可能不同,同时使用多种退烧药可能导致药物成分叠加,增加肝脏、肾脏等器官的负担,甚至引发药物中毒。

剂量准确性:儿童用药剂量需根据年龄、体重等因素精确计算,随意增减剂量可能导致药物过量或不足,影响治疗效果。

个体差异:每个孩子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正确做法

单一用药:选择一种适合儿童的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指导的剂量服用。

定时定量: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不要因为孩子体温未迅速下降就提前给药或增加剂量。

记录用药情况:每次给药后,记录下用药时间、剂量和孩子的反应,以便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用药方案。

药师提醒

药物不是“越多越好”,合理用药才是关键。家长应严格遵循医嘱或说明书,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混用药物。

误区三:忽视退烧药的副作用和特殊人群用药禁忌

现象描述

部分家长在给孩子使用退烧药时,往往只关注其退烧效果,而忽视了药物的副作用和潜在禁忌症,尤其是对于有特殊疾病史或过敏体质的孩子。

深入解析

副作用认识:任何药物都有可能产生副作用,退烧药也不例外。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不适、皮疹、过敏反应等。家长应了解所用药物的副作用,并在用药后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

特殊人群用药:对于有哮喘、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系统疾病等特殊疾病史的孩子,以及过敏体质的孩子,使用退烧药时需格外谨慎。某些退烧药可能不适合这些孩子使用,或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如果孩子正在服用其他药物(如抗生素、抗癫痫药等),家长应告知医生或药师,以便评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具体案例与建议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儿童,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肝损伤。哮喘患儿应慎用含阿司匹林成分的药物。

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引起胃肠道出血、肾功能损害等。有胃肠道溃疡病史的孩子应慎用。

药师建议

详细阅读说明书:在使用任何退烧药前,都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禁忌症等信息。

咨询专业人士:对于有特殊疾病史或过敏体质的孩子,使用退烧药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确保药物安全。

密切观察反应:用药后,密切观察孩子的反应,如出现异常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结语

孩子发烧是成长过程中常见的情况,家长无需过度焦虑,但一定要避开退烧药使用的误区,科学用药、合理护理。记住,退烧药的主要作用是缓解孩子因发烧带来的不适,而非 “根治发烧”,若孩子发烧持续超过 3 天、伴随精神萎靡、呼吸困难、剧烈呕吐等症状,或出现抽搐、皮疹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查明发烧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才能真正帮助孩子恢复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