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痔疮手术,不少人脑海中便浮现“剧痛”二字,术前往往陷入对疼痛的深深恐惧,担心手术过程痛苦、术后恢复艰难。其实,选对麻醉方式,是降低痔疮手术痛苦、提升舒适感的关键。本文用通俗语言,详细介绍痔疮手术常用麻醉方式,助大家消除陌生感与顾虑。
痔疮手术为何需要麻醉
痔疮手术操作部位在肛门周围,这里神经分布密集且敏感,对疼痛反应强烈。若不麻醉,手术时患者会剧痛难忍,身体不自觉扭动,影响医生操作,增加手术风险。而麻醉能让患者手术中无痛,减轻术后短时间疼痛,使患者更配合手术,术后恢复也更顺利。
三种常见麻醉方式介绍
局部麻醉
手术前,医生在患者肛门周围皮肤和黏膜处注射麻醉药。注射时,患者会有短暂胀疼感,但几秒后就会消失。这种麻醉效果仅限于肛门及周围小块区域,患者手术中全程清醒,能听到医生说话,但不会感到手术疼痛。
局部麻醉优势明显,患者无需插尿管,不用担心全麻醒不过来,术后恢复快,当天就能下床活动,且费用较低。不过,它适用范围有限,更适合轻度、中度痔疮手术,如血栓性外痔剥离术、简单内痔结扎术,同时要求患者心态放松,能配合医生采取侧卧位或截石位。若患者肛门周围有炎症、脓肿,或对局部麻醉药过敏,则不能选择。少数清醒患者可能会因紧张,感觉有东西在动,但无疼痛。
椎管内麻醉
进行椎管内麻醉时,患者侧卧,医生在其后背脊柱间隙处扎针,扎针前会涂抹麻药,所以扎针时主要是酸胀感,无明显疼痛。麻醉药注入椎管后,约10 - 15分钟,患者下半身开始麻木。
椎管内麻醉能让患者从腰部到脚部失去感觉,手术无痛。医生通常还会给患者用少量镇静药,让其手术中睡着,醒来手术基本结束。这种麻醉适合大多数痔疮手术,尤其是环状混合痔、痔疮合并肛瘘等复杂手术,术后疼痛比局部麻醉轻。
但椎管内麻醉也有不适用情况,对麻醉药过敏、有严重脊柱畸形(如严重脊柱侧弯)、凝血功能差(如正在服用抗凝药且未停药)的患者不能选择。术后患者需去枕平躺6小时,防止头疼,部分患者可能暂时腿麻、无法自主排尿,需插临时尿管,拔管后症状消失,少数人术后1 - 2天后背针眼处可能有轻微疼痛,后续会自行缓解。
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通过静脉注射麻药,患者注射后快速入睡,手术中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停药后一般10-20分钟醒来。患者全程无感觉,醒来后对手术无记忆,心理压力最小。
全身麻醉适合对手术极度恐惧、无法配合局部或椎管内麻醉的患者,如小孩、精神紧张无法保持手术体位的人;对于严重痔疮手术,如PPH、TST等微创手术,若患者恐惧,也可选择;若患者同时需进行其他需全麻的疾病手术,也适用。
不过,全身麻醉术后可能有轻微头晕、恶心症状,1-2天缓解,术后需插尿管,1-2天后拔管,费用比前两种麻醉高。同时,它对患者身体基础条件有要求,有严重心脏病、肺病的患者需医生谨慎评估是否适合。
哪种麻醉更舒适,如何选择
从术中感受看,全身麻醉舒适感最高,患者全程无感觉;其次是带镇静的椎管内麻醉,患者能在睡眠中完成手术;局部麻醉患者清醒但无痛。
从术后恢复速度看,局部麻醉最快,当天能下床;椎管内麻醉次之;全身麻醉相对较慢。
从费用看,全身麻醉最高,椎管内麻醉次之,局部麻醉最低。
选择麻醉方式分三步——
第一步,术前如实告知医生健康状况,包括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过敏史,是否服用抗凝药,以及对手术的恐惧程度;
第二步,听取医生专业建议,医生会根据痔疮严重程度、患者身体条件,排除不适合的麻醉方式,给出2-3个合适选项;
第三步,结合自身需求选择,若希望费用低、恢复快、手术简单且心态放松,选局部麻醉;若手术复杂,想术中睡眠,不介意术后腿麻,选椎管内麻醉;若对手术极度恐惧,无法配合其他方式,或自身情况特殊(如小孩),身体条件允许则选全身麻醉。
结论
痔疮手术麻醉选择没有绝对最好,只有更适合。如今,麻醉技术成熟,无论选哪种,都能保证手术无痛,术后疼痛可控制。术前多与医生沟通,定能选到最舒适的麻醉方式,让痔疮手术不再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