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1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脐疝的自查与应对方法 - 数字报刊系统 公共卫生项目:守护咱身边的“健康防护网” “埋伏牙”为啥要尽早拔? 肺心病遇上换季,这些信号要警惕 脐疝的自查与应对方法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脐疝的自查与应对方法

作者: 柳州市中医医院(柳州市壮医医院) 罗东明


生活中,不少人会发现肚脐处冒出“小包”,尤其婴幼儿、孕妇、肥胖人群更易出现,这很可能是脐疝。很多人对此既担忧又迷茫,不知是否需要治疗。本文将用通俗语言讲解脐疝相关知识,教大家自查方法与应对措施,帮助正确认识和处理脐疝。

 

 

认识“肚脐小包”——什么是脐疝

 

脐疝是肚脐处腹壁存在“小缺口”,腹腔内的肠管、脂肪等组织通过这个缺口突出,形成肉眼可见的“小包”,它并非肿瘤,无需过度恐慌。

 

脐疝有特定的高发人群,婴幼儿中早产儿、低体重儿更易患病;成人里肥胖者、孕妇,以及长期便秘、经常咳嗽的人,还有手术后腹壁变得薄弱的人群,都属于脐疝的高发群体。

 

判断脐疝有个关键信号,那就是这个“小包”大多会在人用力时,比如婴幼儿哭闹、成人咳嗽或弯腰时变大,而当人放松下来后,“小包”又会缩小甚至消失。

 

手把手教自查:三步分清是不是脐疝

 

想要准确判断是否为脐疝,可按“先准备、再检查”的思路,分三步完成自查,操作简单易上手。

 

自查前需做好两项准备:一是选择平躺、站立两种姿势,因为不同姿势下脐部“小包”的状态会有明显差异,两种姿势结合检查能提升判断准确性;二是洗净双手,同时保证检查环境光线充足,避免因手部不洁或光线不足影响观察与触摸判断。

 

第一步“看”形态:平躺时仔细观察肚脐周围,若有凸起,注意其直径(脐疝凸起多在1-3厘米,颜色与周围皮肤相近);站立后或用力时(成人可尝试咳嗽、轻鼓肚子,婴幼儿可观察其哭闹时),查看肚脐处是否鼓出“小包”,待身体放松后,再观察“小包”是否缩小或消失。

 

第二步“摸”质地:用干净的手轻触凸起处,正常脐疝的“小包”质地柔软,按压时会有轻微弹性,且一般无明显痛感;接着在平躺状态下轻推“小包”,若能将其推回腹腔,大概率是脐疝;若“小包”推不回且触感变硬,需警惕异常,及时就医。

 

第三步“记”信号:重点区分普通脐疝与危险情况。普通脐疝的“小包”可推回、无疼痛,也不影响日常活动;若出现“小包”突然变大变硬且无法推回,成人伴随腹痛、恶心,婴幼儿伴随异常哭闹等情况,均属于危险信号,需立即就医处理。

 

分人群应对:不同情况怎么处理

 

婴幼儿脐疝最常见,多数1岁内随腹壁发育可自行闭合,无需特殊治疗。日常要避免宝宝长时间哭闹、用力排便,以防腹压增高,且不要使用“疝气带”,以免压迫皮肤、影响发育。若宝宝1岁后脐疝未闭合、包块直径超2厘米或包块卡住无法推回,需及时就医。

 

成人脐疝几乎不会自愈,建议尽早处理。日常要控制体重、积极治疗咳嗽和便秘,避免腹压增高导致包块变大或“嵌顿”(腹腔组织卡住,严重时坏死)。若无症状且包块小,可定期复查;若有症状或包块变大,建议微创治疗,其风险低、恢复快。

 

孕妇脐疝多因孕期腹压增高,产后可能缓解。孕期要避免重体力劳动,产检时告知医生脐疝情况,以便医生给出建议。术后人群若术后脐部凸起,可能是腹壁愈合不良,需及时找主治医生复查,避免延误病情。

 

常见误区澄清:这些说法别信

 

关于脐疝,存在一些常见的误区,需要大家澄清认识。

 

1.“脐疝会致癌”,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脐疝本质上是腹壁结构出现问题,与癌症没有任何关联,无需担心脐疝会发展成癌症。

 

2.“用硬币压肚脐能治好脐疝”,这种做法也是错误的。尤其是对于婴幼儿,他们的腹壁非常娇嫩,用硬币压迫不仅无法治疗脐疝,还可能导致皮肤损伤,影响婴幼儿的正常发育。

 

3.“没症状就不用管”,这种观点对成人来说并不适用。即使成人脐疝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能会逐渐加重,甚至可能出现嵌顿这种紧急情况,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建议成人即使脐疝无症状,也应定期到医院检查。

 

4.“手术很危险,能不做就不做”,这也是错误的认知。现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脐疝手术大多采用微创方式,手术风险低,术后恢复快。如果因担心风险而拖延手术,反而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引发严重的并发症,比如肠坏死等,给健康带来更大危害。

 

结语

 

脐疝是常见的腹壁问题,只要掌握正确的自查方法,根据不同人群采取合适的应对措施,避开认知误区,就能有效处理。希望大家通过本文了解脐疝知识,科学对待脐疝,守护自身和家人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