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1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手术室空气怎样保持纯净? - 数字报刊系统 手术室空气怎样保持纯净? 心衰患者的居家护理要点 急性胰腺炎,饮食禁忌要牢记 肺结核来袭,这些早期信号别忽视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术室空气怎样保持纯净?

作者: 藤县人民医院 陈水兰


在医院里,手术室是抢救生命、开展手术的核心场所,而空气纯净度直接关系到手术成功率和患者术后恢复——一旦空气中的细菌、粉尘等污染物进入手术切口,可能引发感染,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那么,看似“看不见摸不着”的手术室空气,到底是通过哪些方法保持纯净的呢?下面就为大家揭开手术室空气净化的“秘密”。

 

专业净化系统:手术室的“空气过滤器”

想要让手术室空气达到“纯净标准”,首先离不开一套专业的空气净化系统,它就像给手术室装上了“超级滤网”,能从源头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目前医院常用的是“层流净化系统”,这套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理解为“三步法”:

第一步是“空气初筛”。外界空气会先进入系统的初效过滤器,像拦截灰尘、毛发等大颗粒污染物,就像我们日常用的口罩过滤飞沫一样,先把“大块头”杂质挡在外面;

第二步是“深度净化”,经过初筛的空气会进入中效、高效过滤器,尤其是高效过滤器,能过滤掉 99.97% 以上的微小颗粒(包括大部分细菌、病毒),甚至比我们常见的 N95 口罩过滤效果更强;

第三步是“均匀送风”,净化后的空气会通过手术室天花板的“出风口”均匀向下流动,形成一层 “无菌空气幕”,就像给手术台罩上了一层 “保护罩”,同时将室内可能存在的污染物从地面的回风口排出,确保手术区域始终处于 “干净空气”的包围中。

除了层流系统,部分手术室还会搭配“空气消毒设备”作为补充。比如在手术前,会用紫外线灯对空气进行消毒,利用紫外线破坏细菌的 DNA 结构,让细菌失去活性;手术过程中,如果需要进一步降低空气细菌浓度,还会使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机,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同时,持续对空气进行“二次净化”。这些设备共同作用,为手术室筑起了第一道“空气防线”。

 

日常维护:细节决定成败

1.严格的进出管理

手术室的门并非随意开关,每一次进出都需遵循严格规定。人员进入前需更换专用手术服、戴口罩帽子,经过风淋室去除身上附着的尘埃。物品进出同样要经过消毒处理,确保不将外界污染带入。

2.定期环境监测

手术室空气质量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定期进行微生物培养和粒子计数监测。一旦发现超标,立即采取措施,如加强通风、更换过滤器等,确保空气质量始终达标。

3.温湿度控制

适宜的温湿度也是保持空气纯净的重要因素。一般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在40%-60%之间,这样的环境既能抑制细菌生长,又能保证医护人员和患者的舒适度。

 

严格的人员与物品管理:减少污染源

除了先进的空气净化系统,手术室还通过严格的人员和物品管理来减少污染源,这是保持空气纯净的另一道重要防线。

1.人员着装规范:从头到脚的防护

进入手术室前,所有人员都必须更换专用的手术服、帽子、口罩和鞋子,有的还需要佩戴护目镜或面罩。这些装备不仅能保护医护人员免受患者体液等污染,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大幅减少人员自身携带的微生物进入手术室,从而降低空气污染的风险。

2.物品消毒与灭菌:一物一灭菌

手术中使用的所有器械、敷料等物品,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或灭菌处理。消毒通常使用化学方法杀灭或去除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而灭菌则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彻底消灭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每一件物品在进入手术室前,都要确保其处于无菌状态,这是防止手术部位感染的关键。

3.限制人员流动:减少交叉污染

手术室内的人员流动被严格限制,非必要人员不得随意进出。手术团队成员在手术过程中也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走动,以降低因人员移动带起的尘埃和微生物对空气的污染。此外,手术室的门通常设计为自动感应或脚踏开启,以减少手部接触带来的污染。

 

结语

手术室空气的纯净,是现代医学对无菌环境追求的极致体现。它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关乎患者生命安全的大事。从高效的空气过滤系统到严格的日常管理,从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到科技的持续创新,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呵护。下次当您或您的家人走进手术室时,不妨想象一下那片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纯净空气”,它正默默守护着每一次手术的成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