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1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疱疹性咽峡炎频发,日常预防这样做 - 数字报刊系统 儿童高血压的日常护理 脑动脉颈动脉支架术后能否做核磁扫描 家庭医生上门给老人做慢病随访 疱疹性咽峡炎频发,日常预防这样做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疱疹性咽峡炎频发,日常预防这样做

作者:钦州市浦北县妇幼保健院 何岚清


医院儿科门诊的疱疹性咽峡炎病例数量明显上升。这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尤其容易在 5 岁以下儿童群体中传播。不少家长因孩子突然高烧、咽痛拒食而焦虑不已。其实,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典型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咽痛,口腔后部可见灰白色疱疹或溃疡,周围有红晕,疱疹破溃后形成小溃疡,常伴有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病程一般为4-6天,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少数病例可能并发脑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是确诊的重要手段。值得注意的是,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病原体有交叉,但临床表现和病变部位有所不同。

传播途径与高危因素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1.-口传播:病毒通过感染者的粪便排出,污染食物、水源或环境后经口进入人体。

2.呼吸道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病毒,易感者吸入后可能感染。

3.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疱疹液或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再接触口、鼻、眼等黏膜部位导致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危人群主要包括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者、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环境中的儿童,以及卫生习惯不良的个体。环境高危因素涵盖人口密集且通风不良的场所、卫生条件较差的区域,以及夏秋季节交替时期。这些人群和环境中,病毒更易传播,需特别加强预防措施。

家庭预防,筑牢第一道防线

家庭是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重要阵地,需从日常细节入手:

1.清洁消毒:儿童餐具、玩具、奶瓶等物品,每天用沸水浸泡 30 分钟或使用含氯消毒剂(如 84 消毒液,按说明书稀释)擦拭消毒。门把手、桌面、手机等高频接触表面,每日消毒 1 - 2 次。感染者的粪便需用含氯消毒剂浸泡 1 小时后再冲入下水道。

2.个人卫生:培养孩子勤洗手的习惯,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冲洗,每次洗手时间不少于 20 秒。尤其在饭前便后、外出归来后,必须彻底清洁双手。家长接触孩子前,也应做好手部卫生。

3.饮食管理:保证孩子摄入充足的水分,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避免过烫、辛辣刺激的食物。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和加工,蔬菜水果食用前彻底清洗。

4.环境控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开窗通风 2 - 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游乐场、商场等。

托幼机构切断集体传播链

托幼机构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场所,需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

1.晨检制度:每日入园前检查儿童体温及口腔情况,发现有发热、咽痛、口腔疱疹的孩子,及时通知家长带其就医,待痊愈后凭医疗机构证明方可返园。

2.日常消毒:对玩具、餐具、毛巾、桌面、地面等进行定期消毒,玩具每周至少消毒 2 次,餐具每餐使用后彻底消毒。保育员接触儿童前、处理呕吐物或粪便后,必须严格洗手消毒。

3.健康教育:通过家长会、宣传栏等形式,向家长普及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知识,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孩子不共用餐具、毛巾,避免接触患病同伴。

4.病例管理:一旦发现病例,及时对患病儿童所在班级进行重点消毒,必要时采取临时停课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常见误区与科学应对

在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过程中,不少人存在一些误区,需要纠正:

误区一:认为疱疹性咽峡炎是上火,无需重视。事实上,疱疹性咽峡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必须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否则可能导致疫情蔓延。

误区二:过度消毒,频繁使用高浓度消毒剂。过度消毒不仅会增加环境负担,还可能使孩子的抵抗力下降。应按照说明书合理使用消毒剂,避免滥用。

误区三:孩子患病后,急于使用抗生素。疱疹性咽峡炎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其无效,盲目使用反而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如退热、止痛、补充水分等。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咽痛、口腔疱疹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其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遵医嘱治疗。同时,要让孩子居家休息,避免外出接触其他儿童,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 1 周。

总之,疱疹性咽峡炎虽然高发,但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预防方法,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家庭、托幼机构等各方共同努力,做好日常预防工作,为孩子的健康保驾护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