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1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养护秘诀 - 数字报刊系统 手术前摘除首饰,是怕它“捣乱”吗?  中药针灸联手,击退复发性流产 急性阑尾炎发作的“关键信号” 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养护秘诀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养护秘诀

作者:贺州市中医医院 陈良荣


 

 

现代人常因工作忙碌、饮食不规律,出现“吃不下饭、体重直线下降”的情况。许多人误以为这是“减肥成功”或“压力所致”,却忽略了这可能是胃发出的“求救信号”。萎缩性胃炎作为一种常见却易被低估的疾病,正悄悄侵蚀着人们的消化功能。它不仅会导致食欲减退,更会因胃黏膜损伤影响营养吸收,引发消瘦、乏力甚至贫血。若放任不管,部分患者可能面临癌变风险。那么,如何科学养护萎缩性胃炎,重获健康食欲? 

 

 

科学认知:萎缩性胃炎的“真面目”

 

西医视角:胃黏膜的“萎缩性损伤” 

萎缩性胃炎的本质是胃黏膜腺体数量减少、功能退化,如同一片干涸的土地,无法正常“耕种”食物。这种损伤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止痛药或胆汁反流引发。患者常感到上腹隐痛、胀满,进食后加重,严重时甚至闻到食物气味便觉恶心。 

 

中医解读:脾胃虚弱的“连锁反应” 

中医认为,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升清。当脾胃虚弱时,食物无法被充分消化吸收,气血生化不足,身体便会逐渐消瘦。若伴随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还会加重胃胀、嗳气等症状。典型表现为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舌红少苔、脉细数(阴虚型)。 

 

关键矛盾:为何“吃不下”会变成“瘦得快”? 

胃黏膜萎缩后,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减少,食物滞留胃中,产生饱胀感,抑制食欲。同时,营养吸收障碍导致肌肉分解、脂肪消耗,体重迅速下降。这种“恶性循环”若不打破,身体将陷入长期虚弱状态。 

 

中西医结合养护方案:四维一体调理法

 

(一)饮食调养:修复胃黏膜的“温柔力量” 

1. 西医建议:避开“胃黏膜杀手” 

忌粗糙食物:如坚果、粗粮,防止划伤胃壁。 

远离刺激物:辣椒、咖啡、酒精会加剧炎症。 

选择软烂易消化:如南瓜粥、蒸鱼、嫩豆腐,减轻胃负担。 

 

2. 中医食疗:辨证施膳 

脾胃虚寒型(怕冷、腹泻): 

姜枣粥:生姜3片、红枣5颗、粳米50克,温中散寒。 

胃阴不足型(口干、便秘): 

银耳百合羹:银耳20克、百合15克,滋阴润燥。 

 

(二)中药干预:标本兼治的“中医智慧” 

1. 经典方剂 

摩罗丹:含百合、乌药等,适合气滞血瘀型,可缓解胃痛、胀满。 

胃复春片:含红参、香茶菜,能改善肠化生,需长期服用并定期复查。 

 

2. 自拟调理方 

健脾益气汤:黄芪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合脾胃虚弱者。 

 

(三)西医治疗:精准打击病因 

1. 根除幽门螺杆菌 

若检测阳性,需采用“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两种抗生素),疗程14天,切勿自行停药。 

 

2. 补充营养素 

叶酸:修复受损细胞,降低癌变风险。 

维生素B12:改善胃黏膜萎缩导致的吸收障碍,预防贫血。 

 

(四)生活方式:细节决定康复速度 

1. 情绪管理:肝郁克脾的“解药” 

每日静坐10分钟,配合深呼吸,缓解焦虑。 

练习八段锦“调理脾胃须单举”,疏通肝胆经。 

 

2. 睡眠优化:子时养肝血 

晚上11点前入睡,避免熬夜耗伤阴血。 

睡前按摩足三里穴(膝盖下3寸),每侧3分钟,促消化安眠。 

 

3. 运动禁忌:饭后“百步走”的误区 

进食后立即运动会导致胃下垂,应静坐30分钟后再散步。 

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跳绳,选择太极、瑜伽等舒缓运动。 

 

警惕信号:这些情况需立即就医

 

体重骤降:短期内无明确原因消瘦超过5公斤。 

黑便或呕血:提示胃黏膜出血,可能已发展为溃疡。 

持续疼痛:夜间痛醒或疼痛性质改变,需排除癌变。 

 

 

长期管理:建立“胃健康档案”

 

1. 定期监测 

1-2年复查胃镜,观察胃黏膜修复情况。 

记录每日饮食、症状变化,便于医生调整方案。 

 

2. 季节调理 

春季:疏肝理气,喝玫瑰花茶。 

冬季:温补脾胃,食羊肉萝卜汤。 

 

3. 误区纠正 

? “胃病靠养不用治”:延误治疗可能加重病情。 

? “多吃补品好得快”:阿胶、人参等滋腻之品可能加重胃胀。 

 

结语

 

萎缩性胃炎并非不可战胜的“绝症”。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精准治疗、饮食生活的科学调理,以及情绪睡眠的全面管理,胃黏膜可以逐步修复,食欲与体重也会逐渐恢复。记住:胃的健康,是享受美食的基石,更是拥抱生活的底气。从今天开始,善待你的胃,让它重新焕发生机!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