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1月1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打鼾“震天响”?是睡眠呼吸暂停在作祟 - 数字报刊系统 老人缺牙别将就 重症病房里的温暖与关怀 打鼾“震天响”?是睡眠呼吸暂停在作祟 孕期便秘别硬扛,安全用药这样选 孕期便秘别硬扛,安全用药这样选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鼾“震天响”?是睡眠呼吸暂停在作祟

作者:桂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薛斐倩

夜深人静时,隔壁传来的鼾声如雷,甚至带着憋气的停顿,紧接着一声猛烈的喘息——这场景是否让你既无奈又担忧?许多人认为打鼾是“睡得香”的表现,但医学真相却令人震惊:这种断断续续的鼾声,可能是身体在发出“救命信号”,背后隐藏着一种名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的疾病。它不仅会偷走你的睡眠质量,更可能成为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甚至猝死的“帮凶”。

打鼾≠睡得香:你的呼吸道可能在“堵车”

普通打鼾通常因生活习惯或短期因素引起呼吸道狭窄,气流通过时震动软组织发出的声音,类似风吹过狭窄管道的“呼噜声”,轻微的打鼾,偶尔发生,对健康影响较小,并不算疾病。

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打鼾却暗藏危机。他们的打鼾频繁且声音大,呼吸道像被“卡住”的软管,完全或部分堵塞时长达10秒甚至更久,导致呼吸暂停。

此时,他们会出现憋气、翻身频繁、夜间惊醒等情况,这是大脑因缺氧被迫“拉响警报”,强制唤醒身体恢复呼吸——这一过程可能每晚发生数十次,而他们却毫无察觉。

典型表现——  

鼾声忽高忽低,伴随憋气、翻身或突然坐起;  

晨起口干舌燥、头痛,白天昏昏欲睡;  

情绪暴躁、记忆力下降,甚至开车时打瞌睡。  

高危人群——

肥胖者、脖子粗短者、小下巴人群,以及长期吸烟喝酒、鼻咽腔异常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人。

沉默的“夜间杀手”:从疲劳到猝死只有几步之遥  

很多人对OSA的危害一无所知,认为“不过就是打鼾而已”。但医学研究证实:未经治疗的OSA患者,猝死风险是常人的3倍。它的破坏力从夜间到白天全面渗透——

夜间“窒息循环”

每次呼吸暂停都会导致血氧骤降,心脏被迫加速泵血以输送氧气,长期超负荷运转可能引发心律失常、高血压,甚至心衰。

日间“隐形疲劳”  

患者白天常感到“脑子像被糊住”,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低下。更危险的是,这种疲劳会削弱判断力——因OSA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所有疲劳驾驶事故的1/4。

慢性病“加速器”  

OSA与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等疾病互为因果。例如,缺氧会干扰胰岛素分泌,使患者患糖尿病的风险翻倍;反复缺氧还会损伤血管内皮,为动脉粥样硬化埋下隐患。

真实案例——

一位45岁男性因长期打鼾未重视,某天深夜突发呼吸暂停,因未能及时苏醒导致心脏骤停。幸运的是,家人发现异常后紧急送医,才挽回生命。

揪出“元凶”:一张问卷+一次睡眠监测就能确诊  

怀疑自己有OSA?先做一份STOP-Bang问卷自测(包含打鼾、疲劳、肥胖等8个问题),若得分≥3分,需尽快就医。  

确诊金标准:多导睡眠监测(PSG)  

这项检查需要在医院睡一晚,通过贴满全身的传感器,记录脑电波、血氧、呼吸气流等数据。医生会分析“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若每小时暂停≥5次,即可确诊。  

小贴士——

如果觉得住院监测麻烦,也可选择家用便携式设备,在家就能完成初步筛查。

治疗不是“戴呼吸机那么简单”:个性化方案是关键  

OSA的治疗需根据严重程度和个人情况制定方案,核心目标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基础治疗:从生活细节入手  

减肥:脂肪堆积会压迫气道,减轻体重能显著改善症状;  

侧卧睡眠:仰卧时舌根后坠易堵塞气道,可在睡衣背后缝个网球强迫侧睡;  

戒酒戒烟:酒精放松咽部肌肉,尼古丁刺激上气道,都会加重呼吸暂停。  

一线治疗:呼吸机与口腔矫治器  

CPAP呼吸机:通过持续正压气流撑开气道,适合中重度患者。许多人因担心“戴面具睡觉不舒服”而抗拒,但现代设备已非常轻便,适应后反而能享受深度睡眠。  

口腔矫治器:类似牙套,通过调整下颌位置扩大气道,适合轻中度患者或无法耐受呼吸机者。  

手术:针对结构性问题  

若因鼻中隔偏曲、扁桃体肥大等解剖异常导致呼吸暂停,可通过手术矫正。但手术并非一劳永逸,术后仍需定期复查。  

预防胜于治疗:给呼吸“减负” 

保持鼻腔通畅:定期清洗鼻腔,治疗鼻炎、鼻窦炎;  

避免镇静药物:安眠药会抑制呼吸中枢,加重呼吸暂停;  

规律作息:熬夜会打乱呼吸节律,增加OSA风险。  

结语

打鼾从来不是男性的专属困扰,也并非衰老的必然符号。它更像一记隐秘的警钟——当鼾声中夹杂着憋气的寂静,当晨起头痛与日间困倦成为常态,身体正在用这种方式发出求救信号。别让沉默的呼吸暂停悄然侵蚀健康,若身边有人鼾声如雷,不妨轻声提醒:“今晚,我们该一起做个睡眠监测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