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3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肾病综合征患者控水有诀窍 - 数字报刊系统 情志护理:心情好病就好一半! 肾病综合征患者控水有诀窍 脑水肿来袭,重症患者如何应对 如何正确应对孕期X光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肾病综合征患者控水有诀窍

作者:桂平市人民医院 谢凤


 

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而言,“控水”不仅是日常护理的关键环节,更是延缓病情进展、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手段。由于肾脏排水功能受损,患者易出现水肿、高血压甚至心衰,科学控水不仅是症状管理,更是延长生存期、提升生活质量的关键

一、饮食中的“隐形水”陷阱:吃干不吃稀

肾病综合征患者常因胃肠道黏膜水肿导致消化功能减弱,同时尿蛋白丢失引发低蛋白血症,需通过饮食补充营养。但若忽视食物中的隐性水分,可能让控水计划功亏一篑。

1.警惕“高水分食物”

粥类与汤面:一碗200ml的稀饭含水量达90%,相当于直接饮用180ml水。建议替换为干饭或馒头,既能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减少水分摄入。

多汁水果:西瓜、葡萄等水果单颗含水量超85%。可改用苹果、梨等低水分水果,每日摄入量控制在100g以内。

加工食品:果冻、冰淇淋融化后几乎全是水分,应完全避免。

2.低盐饮食:破解口渴的源头

高盐饮食会升高血浆渗透压,刺激口渴中枢。患者每日盐摄入量需严格控制在3-5g(约半啤酒瓶盖),避免咸菜、腊肉、酱油等高钠食品。替代方案包括:

香料调味:用葱、姜、蒜、柠檬汁、芥末等天然香料提升风味。

低温烹饪:蒸、煮、炖等方式可减少盐分流失,同时保留食物原味。

二、科学控水四步法——从细节入手,精准管理

1. 计算每日“安全水量”:量出为入

控水并非单纯少喝水,而是根据尿量、出汗量等动态调整。

基础公式:每日总入量=前日尿量+500ml(补偿不显性失水,如呼吸、皮肤蒸发)。

示例:若前日尿量为800ml,则当日饮水+食物含水量应≤1300ml。

工具辅助:使用带刻度的水杯,分次少量饮用;记录每日出入量(可用手机APP或纸质表格)。

2. 识别“隐形水分”:食物中的"液体陷阱"

除了直接饮水,许多食物含水量高,需计入总摄入量:

高水分食物:西瓜(92%水分)、梨(86%)、粥、汤面、牛奶等;

低水分食物:米饭、馒头、炒菜(油炒类)、坚果等。

技巧:

将水果切成小块,分次食用;

煮汤时减少水量,或仅喝汤渣;

用干制食材(如木耳、香菇)替代鲜品。

3. 缓解口渴的“智慧策略”

口干是控水期的常见困扰,可通过以下方法缓解:

小口频饮:用吸管每次喝5-10ml,延长湿润感;

含冰片或柠檬片:刺激唾液分泌(避免冰块直接吞咽);

调整室温:保持环境凉爽,减少出汗;

漱口:用淡盐水或薄荷水漱口,清洁口腔。

禁忌:切勿通过大量饮水缓解口渴,易引发急性心衰。

4. 监测身体信号:及时调整方案

控水期间需密切观察以下指标:

体重变化:每日同一时间(如晨起空腹)称重,若24小时内增重>0.5kg,需减少摄入;

水肿程度:按压下肢胫骨前侧,若凹陷>1秒未恢复,提示水分过多;

血压波动:家庭血压计监测,若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需联系医生。

案例分享:一位年轻女性患者通过记录饮食日志,发现每日饮用一杯奶茶(约300ml)导致体重波动,改用无糖柠檬水后,水肿明显减轻。

三、控水常见误区——避开这些“坑”,效果翻倍

误区1:控水=完全不喝水

危害:严重脱水可能导致血液浓缩,诱发血栓、肾前性急性肾损伤。
正确做法: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尿量调整,保证最低生理需求(通常每日不少于500ml)。

误区2:水肿消退即可放松控水

真相:水肿缓解可能是药物(如利尿剂)作用,肾脏功能未恢复时,突然增加饮水易复发。

建议:即使症状改善,也需维持控水计划至少3-6个月,定期复查尿蛋白、血白蛋白等指标。

误区3:依赖利尿剂代替控水

风险:长期使用利尿剂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钠)、肾功能恶化。
原则:控水是基础,利尿剂为辅助,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误区4:夏季出汗多可多饮水

科学解释:出汗增加时,虽可适当补充水分,但需同步增加排尿监测。若尿量未同步增加,多饮的水分仍会滞留体内。
应对:运动后称重,若体重增加,次日需减少摄入。

结语:

肾病综合征患者控水并非简单地减少饮水量,而是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通过精准记录身体 “水账”、巧妙调整饮食减少 “隐形水” 摄入以及应对特殊情况灵活调整饮水量,就能有效控制水分摄入,减轻水肿,助力病情稳定。同时,患者在控水过程中,也要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控水方案,让控水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