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3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体检DR异常:警惕早期肺结节信号 - 数字报刊系统 中西医结合,高血压稳稳降 体检DR异常:警惕早期肺结节信号 调理失眠中药,煎煮时长有讲究 经期运动的注意事项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体检DR异常:警惕早期肺结节信号

作者: 天等县中医医院 言显芳


每年体检季,不少人拿到胸部DR(数字化X线摄影)报告时,看到“肺部结节”“阴影待查”“建议进一步检查”等字眼,顿时心头一紧:是不是得了肺癌?其实,不必过度恐慌,但也绝不能掉以轻心。肺结节并不等于肺癌,但它确实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早期预警信号,值得认真对待。

一、什么是DR?它能看到什么?

DR,全称Digital Radiography,即数字化X线摄影,是目前体检中最常用的胸部影像检查方法。它操作简便、费用低廉、辐射剂量小,适合大规模筛查。通过一张胸片,医生可以观察肺部、心脏、肋骨等结构的大致情况,发现明显的炎症、肿块、积液或钙化等异常。

但DR也有其局限性:它是一张“平面图”,所有组织结构重叠在一起,细微病变容易被遮挡。尤其是小于1厘米的肺结节,在DR上可能仅表现为一个模糊的小点,甚至完全看不见。因此,DR发现“异常”,往往意味着需要更精密的检查来“一探究竟”。

二、肺结节是什么?它可怕吗?

肺结节,简单说,就是肺里长了个“小疙瘩”,直径通常小于3厘米。在影像上,它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的阴影。肺结节非常常见,尤其是在40岁以上、有吸烟史或长期接触粉尘的人群中,体检发现率逐年升高。

绝大多数肺结节是良性的!它们可能是以前感染(如肺炎、结核)留下的疤痕,也可能是淋巴结、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据统计,90%以上的肺结节最终被证实为良性。但仍有少部分结节可能是早期肺癌或癌前病变——这正是我们不能忽视它的原因。

三、DR报告上的哪些描述要警惕?

当DR报告出现以下关键词时,建议及时咨询医生,必要时做进一步检查:

肺内结节影”或“类圆形高密度影

边缘模糊”或“毛刺征

建议CT进一步检查

随访复查或动态观察

尤其要注意的是:如果结节边缘不光滑、呈分叶状、伴有毛刺,或短期内明显增大,恶性风险相对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癌症,最终判断必须依靠更精准的影像和临床评估。

四、为什么发现DR异常后要做CT?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目前诊断肺结节的“金标准”。与DR的平面成像不同,CT能提供肺部的“三维切片图”,分辨率更高,能清晰显示结节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缘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低剂量螺旋CT更是肺癌筛查的首选工具,辐射量仅为常规CT的1/4至1/5,安全性高。

通过CT,医生可以更准确判断结节性质:是实性的、纯磨玻璃的,还是混合性的?有没有血管穿行?有没有胸膜牵拉?这些细节对判断良恶性至关重要。有时,医生还会结合结节的“生长速度”来评估风险——良性结节通常多年不变,而恶性结节可能在几个月内就有变化。

五、发现肺结节怎么办?别慌,分三步走

第一步:听从建议,完善检查

若DR提示异常,应尽快预约胸部CT。不要因为害怕或拖延而错过最佳观察期。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是提高肺癌治愈率的关键。

第二步:专业评估,科学随访

拿到CT报告后,应找呼吸科或胸外科医生解读。医生会根据结节的大小、形态、位置、患者年龄、吸烟史、家族史等综合评估风险等级,制定随访计划。小的、低风险的结节可能只需6-12个月复查一次;高风险结节可能需3个月复查或直接进行PET-CT、穿刺活检等。

第三步:调整生活,积极预防

无论结节性质如何,都应借此机会改善生活方式:戒烟、远离二手烟和厨房油烟、加强锻炼、均衡饮食、保持良好心态。这些不仅有助于肺部健康,也能降低多种慢性病风险。

六、哪些人更应重视肺部筛查?

以下人群属于肺癌高风险群体,建议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筛查,而不只是依赖DR:

年龄≥40岁,吸烟≥20包年(每天1包×20年),或仍在吸烟/戒烟不足15年;

有职业暴露史(如石棉、氡气、煤烟、矽尘等);

有慢性肺部疾病(如慢阻肺、肺纤维化);

有肺癌家族史;

长期生活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

总之,体检DR异常是早期肺结节的重要信号,既不能忽视,也不能过度恐慌。当发现DR异常时,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处理,就能有效保障肺部健康。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肺部防护,也能降低肺结节和肺部疾病的发生风险,让我们拥有健康的肺部,享受美好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