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31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颈动脉狭窄:脖子里的“交通堵” - 数字报刊系统 过敏来势凶猛,急救“快准稳”才管用! 颈动脉狭窄:脖子里的“交通堵” 患了子宫内膜炎,护理来“灭火” 脑出血突袭,身体发出的警报信号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颈动脉狭窄:脖子里的“交通堵”

作者: 象州县人民医院 付光辉


清晨的街道上,车辆排成长龙,喇叭声此起彼伏。这样的场景,你是否似曾相识?如果将人体的血管比作城市的交通网络,颈动脉便是连接心脏与大脑的“主干道”。一旦这条要道发生堵塞,轻则导致交通“缓行”,重则引发“脑部瘫痪”——这,就是颈动脉狭窄的真相。 

 

 一、认识颈动脉:身体的“生命要道” 

 

伸手轻触喉结两侧,你能感受到两处搏动明显的血管——这就是颈动脉。它们像两条隐形的“高速公路”,将心脏泵出的血液源源不断送往大脑。据统计,人体约50%的脑部血流依赖颈动脉输送,一旦这条通道受阻,大脑便可能陷入“能源危机”。 

 

想象一条铺设多年的水管:内壁逐渐堆积水垢,水流变细,最终可能完全堵塞。颈动脉的“老化”过程与之类似:血液中的脂质、钙质等物质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导致血管腔变窄。这些斑块就像血管里的“定时炸弹”,可能随时引发严重后果。 

 

 二、堵塞警报:这些信号别忽视

 

颈动脉狭窄的“狡猾”之处在于,70%的患者早期毫无症状。但当“交通堵塞”达到一定程度,身体会发出求救信号: 

 

短暂性“大脑黑屏”:突然看不清东西、说不出话,或一侧肢体无力,数分钟后恢复。这可能是斑块碎片脱落,形成小血栓,短暂阻塞了脑部小血管。 

持续性预警:频繁头晕、记忆力下降、视物模糊,甚至走路时向一侧倾斜。这些症状常被误认为“老糊涂”或“没休息好”,实则是大脑长期缺血的警告。 

 

更危险的是“沉默型”颈动脉狭窄。患者表面无恙,但斑块可能突然破裂,引发大规模血栓,导致脑梗死。因此,40岁以上人群、长期吸烟者、“三高”患者,以及有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者,都应定期检查颈动脉。 

 

 三、交通堵塞的四大元凶

 

颈动脉为何会“堵车”?根源在于四种“路障”: 

 

1.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这是最常见的“肇事者”。胆固醇、纤维组织等在血管壁堆积,形成黄色斑块,就像道路上的“锈迹”。软斑块质地松散,易破裂出血;硬斑块则像水泥块,虽稳定但会持续缩小血管通道。 

2. 血栓形成:斑块破裂后,血小板迅速聚集,形成血栓,如同连环追尾事故,瞬间阻断血流。 

3. 先天性狭窄:少数人因血管发育异常,天生“车道狭窄”,更易发生堵塞。 

4. 外伤或手术损伤:颈部外伤、放疗或手术可能损伤血管内皮,引发局部瘢痕增生,导致狭窄。 

 

 四、精准诊断:给血管做“CT扫描”

 

如何发现颈动脉是否“堵车”?现代医学提供了多种“探测工具”: 

 

颈动脉超声:无创、便捷,像给血管拍“B超照片”,能清晰显示斑块大小、位置及血管狭窄程度。 

CT血管造影(CTA):通过注射造影剂,生成血管3D图像,如同为血管绘制“立体地图”。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无需辐射,适合对造影剂过敏者,能精准检测血管形态。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这是诊断的“金标准”,通过导管直接观察血管内部,如同派“侦察机”深入敌后。 

 

 五、疏通方案:从药物到手术的全攻略 

 

发现颈动脉狭窄后,如何“疏通交通”?医生会根据狭窄程度和症状制定方案: 

 

药物治疗: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可防止血栓形成,他汀类降脂药能稳定斑块,延缓病情进展。这就像给血管“涂防锈漆”,减少斑块破裂风险。 

微创介入治疗:对狭窄>70%且症状明显者,可通过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在血管内放置“可膨胀隧道”,撑开狭窄段。 

外科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经典疗法,医生直接切开血管,剥离增厚内膜和斑块,如同“清扫道路”。 

 

六、预防胜于治疗:日常养护指南

 

与其等待“交通堵塞”后抢修,不如提前维护“道路”: 

 

饮食管控:减少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多吃深海鱼、燕麦、坚果。这些食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能“溶解”血管内的“油垢”。 

运动处方: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斑块堆积。 

危险因素控制:戒烟限酒,将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在合理范围。这就像定期检查“道路设施”,及时修复隐患。 

定期筛查:40岁以上人群每2年查一次颈动脉超声,高危人群每年体检。早发现、早干预,能将脑梗死风险降低80%。 

 

七、结语:守护生命通道

 

健康的血管是单行道,斑块却能让它变成“停车场”。但通过科学管理,我们完全能将这条“生命要道”维护得畅通无阻。记住:定期检查是给血管装“监控摄像头”,健康生活是给血管“保养加油”。从今天起,关注脖子里的“交通状况”,让大脑永不断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九章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