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6岁,本是年富力强的年纪,但持续的头昏、乏力让家住毕节市七星关区的赖某感到前所未有的艰难。多次在当地诊所对症治疗,却效果不佳。
于是,赖某到浙江省人民医院毕节医院(以下简称“浙毕医院”)血液内科就诊,检查结果令人心惊——重度贫血。医生立刻为她输血,以纠正危急的贫血状态。同时,一场寻找贫血“元凶”的侦查迅速展开。然而,肠镜与病理活检报告带来了沉重的消息:结肠恶性肿瘤。
浙毕医院第一时间启动多学科协作机制,赖某的病情很快被接力至胃肠外科、疝与腹壁外科,相关科室医护团队对赖某的病情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和评估,制定出个性化手术方案。
在与赖某及家人充分沟通后,决定为她施行机器人手术。
手术团队在手术中看到的情况比预想的更为复杂,肿瘤分期较晚,甚至侵犯了部分胃壁。在“根治”原则的指导下,主刀医生沉稳操控手术机器人,整整3小时,顺利完成“机器人辅助右半结肠癌扩大根治术”。术中出血量少。
术后复查显示,赖某的贫血得到纠正,困扰她许久的头昏乏力显著改善。在胃肠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恢复得一天比一天好,术后第10天,各项指标符合标准,顺利出院。
从重度贫血到确诊肿瘤,再到手术成功,赖某在浙毕医院多学科团队的守护下,闯过了“生死关”,战胜了病魔,不仅迎来身体上的康复,更迎来新的希望。
(本报通讯员 彭 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