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2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白内障与年龄:并非老人专属眼疾 - 数字报刊系统 孩子锁骨骨折别慌!这样护理更省心 白内障与年龄:并非老人专属眼疾 慢阻肺:戒烟后肺能变好吗? 骨折现场急救的注意事项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内障与年龄:并非老人专属眼疾

作者: 河池爱尔眼科医院 谢军


生活中,常有人说“老人看不清是白内障,年轻人不会得”,老人也觉得“老眼昏花”是正常现象。这些观点都是对白内障的误解,它虽“偏爱”老人,却非老人“专利”,年轻人甚至儿童也可能中招,“老眼昏花”是白内障信号,不及时处理会致失明。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白内障的真相、识别方法及应对措施。

 

白内障是什么?为何各年龄段都可能患病?

 

可将眼睛比作相机,晶状体如同镜头,正常情况下透明,能折射光线到视网膜,让我们看清东西。白内障则是“镜头变浑浊”,光线无法顺利通过,导致看东西模糊,严重时眼前一片黑。

 

白内障主要有两类:

 

1.年龄相关型:最常见,40岁后晶状体开始变化,60岁以上发病率明显升高,80岁时几乎人人都有。这是身体自然老化现象,如同头发变白、皮肤起皱。

2.非年龄相关型:打破“老人专属”误区,年轻人和儿童都可能患病。年轻人长期盯屏幕,蓝光损伤晶状体;户外活动不戴太阳镜,紫外线加速晶状体浑浊;糖尿病患者血糖高影响晶状体代谢;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或眼睛受过外伤,也可能引发白内障。如今,年轻人熬夜、长时间用电子设备,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得白内障已不罕见。儿童中,少数新生儿因遗传或孕期妈妈感染病毒,出生时有先天性白内障;还有些儿童因眼睛发育异常或眼部疾病患病。

 

出现这些信号,无论年龄都要警惕

 

白内障发展缓慢,早期症状易被忽视,但出现以下信号需警惕:

 

1.看东西慢慢变糊:这是最典型表现,不是突然看不清,而是逐渐感觉眼前像蒙了雾、隔了纱,看远看近都费劲。

2.怕光、看东西有重影:白天出门阳光刺眼,晚上看灯有多个影子,看月亮有光圈,影响判断,如走路看不清台阶。

3.看颜色变浅、变暗:鲜艳颜色变得不鲜亮,像蒙了灰,整体偏暗,室内光线正常时觉得暗,看电视需调高亮度。

4.老花眼突然“好转”:老人以前看近处需戴老花镜,突然不戴也能看清,这是白内障“假象”,随着晶状体继续浑浊,视力会快速下降。

 

出现“看东西慢慢变糊”且持续加重,无论老人还是年轻人,都要怀疑白内障,及时就医,避免视力进一步下降。

 

避开这些误区,别耽误治疗

 

应对白内障时,很多人因错误认知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老人年纪大,做手术风险高,不如忍忍:如今白内障手术成熟,是微创小手术,切口2-3毫米,不用缝针,手术时间10-20分钟,术后1-2天可看清。老人无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血压、血糖控制稳定即可),都能安全手术。一直忍着会导致失明,增加跌倒等风险。

 

年轻人得白内障,不用急着治:年轻人白内障虽发展可能慢些,但会逐渐影响视力,如影响工作、开车。拖到后期,手术难度增加,术后视力恢复受影响,还可能引发青光眼等并发症,导致不可逆视力损伤。

 

不同人群应对及预防方法

 

(一)怀疑有白内障?做好2步

 

1.就医检查:出现症状尽快就医,做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明确是否为白内障及严重程度。老人要定期(每年)做眼科检查。

2.按医生建议决定治疗时机:现在手术无需等白内障“完全成熟”,视力下降影响生活即可手术。早期白内障,视力轻度下降不影响日常活动,可暂时不手术,定期复查(每半年到一年一次),注意用眼。视力下降明显影响生活,无论老人还是年轻人都要及时手术,常用手术方式创伤小、恢复快,术后视力大多能恢复到0.8以上。

 

(二)预防白内障?4个习惯全年龄段适用

 

1.防强光伤害:出门戴能防紫外线的偏光太阳镜和宽边帽子,避免阳光直射眼睛,尤其是夏天、雪地、海边、高原等紫外线强的地方。年轻人少在强光下长时间盯屏幕,调整屏幕亮度。

2.控制基础病:糖尿病患者按时吃药、定期监测,控制血糖稳定;高血压患者控制血压稳定,防止影响晶状体代谢和眼部血管健康。

3.健康用眼+均衡饮食: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每看电子屏幕40分钟休息5分钟;不在昏暗环境下看手机、看书。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少吃高糖、高油食物。

4.儿童定期查眼:家长关注孩子眼睛情况,新生儿观察瞳孔是否发白、对光线有无反应;3-6岁儿童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视力检查。孩子出现“看东西眯眼”“歪头看物”“频繁揉眼睛”等情况,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白内障不分年龄,早查早治才能保光明。无论年轻人还是老人,都别忽视眼睛的“模糊信号”,早发现、早治疗,才能拥有清晰“视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