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24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智齿反复发炎,何去何留 - 数字报刊系统 高血压肾病患者血透期,饮食控盐有讲究 智齿反复发炎,何去何留 头晕反复发作,是耳石症还是脑血管问题 尿液检查揪出早期糖尿病,这些信号别忽视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智齿反复发炎,何去何留

作者: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蔡道玲

你是否曾经历过:某天醒来,突然感觉口腔深处传来阵阵钝痛,张嘴困难,甚至连吞咽口水都像受刑?仔细一摸,脸颊似乎也肿了起来。这很可能是你的智齿正在“闹脾气”——它又发炎了。下面,就跟大家聊聊关于智齿那些事。

为啥智齿容易“惹麻烦”

智齿是人类进化中逐渐退化的牙齿,一般在17-26岁萌出,上下左右各1颗,共4颗,因萌出晚被称为“智齿”(第三磨牙)。它容易发炎主要有两个原因——

空间不够:人类饮食精细化,颌骨变小,留给智齿的生长空间缩水。很多智齿萌出时倾斜、横着长或只露出一小部分牙冠,无法完全长出。这种“挤着长”使智齿周围牙龈形成“盲袋”,成为细菌和食物残渣的藏身之处。

清洁不到:即便智齿能露出一部分,因其长在口腔最里面,刷牙难刷到,漱口也漱不干净,盲袋里的食物残渣和细菌越积越多。身体免疫力下降时,细菌就会作乱,引发牙龈发炎、肿痛,严重时还会脸肿、发烧。

出现这4种情况,智齿该“处理”了

并非所有智齿都要拔,但出现以下4种情况,需及时处理——

反复发炎疼痛:1年内智齿发炎超2次,每次疼数天,甚至影响吃饭、睡觉,伴随脸肿、发烧,说明这颗智齿是“定时炸弹”,应趁早拔掉。

智齿“歪着长”:能明显看到智齿倾斜,如往前顶邻牙或只露出一小部分牙冠,牙龈经常红肿;或用舌舔感觉智齿位置不对,与其他牙齿“挤在一起”。这种倾斜生长的智齿易发炎,还会挤压邻牙,时间长了会顶坏邻牙。

前面牙齿“受伤”:若发现智齿旁边的牙齿出现蛀牙、牙龈萎缩,或牙齿排列变拥挤,很可能是智齿在“搞破坏”。倾斜的智齿会挤压邻牙,导致邻牙牙根吸收、牙缝变大,食物残渣堆积,引发蛀牙和牙龈问题。

出现“不明疼痛”:口腔最里面反复隐隐作痛,找不到其他原因;或医生拍片发现智齿周围有囊肿、骨质吸收。这种情况即使暂时不疼,也有潜在风险,需及时处理。

智齿拔前、拔后,具体要怎么做

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拔智齿过程会更顺利,恢复也更快。

拔智齿前:做好3件事,减少风险

选对拔牙时机很关键:智齿发炎、牙龈红肿疼痛时别拔,以防出血多、感染扩散;女性要避开生理期,避免凝血差、痛感强,建议智齿不疼、身体恢复再拔。提前到正规医院口腔科拍口腔 CT,明确智齿位置、牙根形状及与神经血管距离,方便医生制定方案。术前一天刷净牙齿,尤其智齿周围;当天早上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别空腹,穿宽松衣服、不化妆,便于医生操作和观察。

拔智齿后:做好5点护理,快速恢复

拔牙后,24小时内别漱口、刷牙,别用舌舔或吸吮伤口,防止引发“干槽症”。

拔完牙24小时内,只能吃温凉的流食,如牛奶、豆浆、稀粥、果汁(别喝酸性强的),温度不能高,以免刺激伤口出血;3天内别吃硬、烫、辣的食物,如坚果、火锅、辣椒、油炸食品,也别用吸管喝东西;3天后慢慢过渡到软食,如面条、鸡蛋羹,1周左右恢复正常饮食。

拔牙当天别做剧烈运动,如跑步、跳绳、健身,也别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尽量少说话,避免频繁张嘴,减少伤口牵拉,防止肿胀加重。

拔完牙1-2天内,伤口轻微疼痛、脸有点肿是正常现象。可按医生要求冷敷:拔牙后48小时内,用冰袋(裹上毛巾)敷在拔牙侧脸颊上,每次15分钟,间隔1小时,减轻肿胀和疼痛。若疼得厉害,按医生开的药吃,别过量。

若拔完牙3天后,伤口仍剧烈疼痛,甚至疼得睡不着,或伤口流脓、出血不止(吐出大量鲜血),或发烧超过38.5℃,说明可能感染,要赶紧回医院复诊。

这些“误区”别踩,不然更麻烦

关于拔智齿,很多人存在误区,影响判断和处理,这些坑要避开——

“智齿不疼就不用拔”:有些倾斜生长的智齿,即使暂时不疼,也会悄悄挤压邻牙,导致邻牙牙根吸收、蛀牙,等出现疼痛时,邻牙可能已受损严重,甚至无法保留。

“拔智齿会伤神经、脸变肿”:正规医院医生会通过CT评估智齿与神经的位置关系,多数情况不会伤到神经;拔完牙后1-3天内轻微肿胀正常,之后会慢慢消退,不会导致“脸变形”。

结语

总之,智齿反复发炎不是“小毛病”,别硬扛,该拔就拔。拔智齿前选对时机、做好检查,拔后做好护理,就能告别牙龈肿痛烦恼。早发现、早处理,守护口腔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