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1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咳嗽老不好?微生物检验揪出肺炎真因 - 数字报刊系统 咳嗽老不好?微生物检验揪出肺炎真因 药房配药小秘密,痛风患者要知道 感冒发热了,对乙酰氨基酚怎么选 流感季消杀的正确方式与防护措施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咳嗽老不好?微生物检验揪出肺炎真因

作者: 桂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邓洁妤


生活中,不少人遇到这样的情况:感冒后咳嗽迟迟不愈,吃药、打针效果不明显,甚至症状逐渐加重,出现发热、胸闷、咳痰等症状。此时,很多人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肺炎。然而,肺炎并非单一疾病,其背后致病原因复杂多样,其中微生物感染是主要病因。如何准确找到“元凶”?微生物实验室的检验技术正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肺炎的常见病原体

肺炎是由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非典型病原体等。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炎在临床表现上可能相似,但治疗方案却大相径庭。

1.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是肺炎链球菌,其他还包括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这类肺炎通常起病急,伴有高热、咳黄脓痰等症状。

2.病毒性肺炎:由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引起。症状多为干咳、低热、乏力,部分患者病情进展较快。

3.非典型肺炎病原体:包括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等。这类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症状相对较轻,但病程较长,容易被误诊为普通感冒。

4.真菌性肺炎:多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如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或患有慢性基础疾病者。常见病原体有肺孢子菌、曲霉菌、隐球菌等。

二、为何咳嗽久治不愈?

当咳嗽持续超过三周,且伴有发热、咳痰、胸痛或呼吸困难时,应警惕肺炎的可能。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

1.病原体未明确:经验性用药未能覆盖实际致病菌。

2.耐药性问题:某些细菌对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导致治疗失败。

3.非细菌性感染:如支原体、病毒等,使用抗生素无效。

4.混合感染:同时感染多种病原体,单一治疗难以奏效。

因此,明确病原体是制定有效治疗方案的前提。

三、微生物检验如何“揪出”真凶?

在临床怀疑肺炎时,医生会根据病情采集患者的呼吸道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检验。实验室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对可能的病原体进行检测和鉴定。

1.痰液检查:痰液是最常用的样本。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深部咳痰,确保样本不被口腔细菌污染。实验室首先进行革兰染色镜检,初步判断细菌类型和数量。随后进行痰培养,将样本接种于特定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72小时,观察是否有致病菌生长。若分离出细菌,还需进行药敏试验,明确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2.血清学检测:针对难以培养的病原体,如肺炎支原体、军团菌等,实验室采用血清学方法。通过检测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滴度变化,若抗体水平显著升高,即可判断为近期感染。

3.分子生物学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可快速检测病原体的核酸。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在数小时内检出病毒、支原体、结核分枝杆菌等病原体的遗传物质,尤其适用于早期诊断和混合感染的识别。

4.其他样本检测:对于重症或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腔积液甚至肺组织进行更深入的检测,以提高病原体检出率。

四、检验结果如何指导治疗?

微生物检验结果是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例如:

若痰培养检出肺炎链球菌且对青霉素敏感,可首选青霉素类药物。

PCR检测出肺炎支原体,则应使用大环内酯类或四环素类抗生素。

若发现多重耐药菌,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避免滥用广谱药物。

此外,检验结果还能帮助医生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预后,并及时发现医院内感染或传染病的暴发风险。

五、公众注意事项

咳嗽持续不愈应引起重视,切勿自行滥用抗生素。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支原体等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无效,盲目使用可能导致菌群失调或耐药问题。若咳嗽超过三周,或伴有发热、咳痰、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测。留取痰液样本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漱口后深咳,采集深部痰液,避免混入唾液影响检验结果。积极配合微生物检验,有助于明确病因,实现精准治疗。日常应加强预防,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注意饮食均衡,适度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

总之,咳嗽久治不愈,切勿掉以轻心。现代微生物检验技术为肺炎的精准诊疗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科学的实验室检测,能够明确病原体,避免误诊误治,实现精准用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微生物实验室虽在幕后,却是临床诊疗不可或缺的侦察兵,为公众健康保驾护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