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恭喜你顺利完成手术,这是康复路上非常重要的一步。接下来,我们要一起守护好你的手臂,预防一个术后常见的问题——淋巴水肿。什么是淋巴水肿?简单说,就是手臂或肩膀肿胀、发沉。它不是癌症复发,但一旦发生,治疗起来比较麻烦,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预防。接下来的文章将提供术后护肢防水肿的方法,帮助患者降低风险。
一、为什么术后容易水肿?
手术时,医生因病情需要可能切除了腋窝的部分淋巴结,这些淋巴结就像身体里的“排水站”。切掉一部分后,手臂的“排水能力”会下降,多余的液体排不出去,就容易堆积在皮下,导致肿胀。水肿可能术后几周出现,也可能几年后才来。所以,哪怕你现在一点事都没有,也要从现在开始保护手臂,不能掉以轻心。
二、水肿有哪些早期信号?
别等肿得厉害才重视。早期可能只是手臂或手背感觉发胀、发紧、发沉;原来合适的戒指、手表、袖口突然觉得勒;皮肤摸起来有点硬,或者发亮;抬高手臂时觉得酸、累、不舒服。发现这些变化,别拖,马上联系你的医生或康复师。越早干预,效果越好。很多姐妹因为忽视了这些小信号,等肿得明显了才去看,治疗难度就大了。
三、日常护肢有六大要点
第一,保护皮肤,避免受伤感染。皮肤破口是诱发水肿的重要原因。请做到:不要在患侧手臂量血压、抽血、打针;做饭、打扫、园艺时戴手套,防止割伤烫伤;蚊虫叮咬不要抓,及时涂药;剪指甲留一点白边,别剪太深;保持皮肤清洁滋润,干燥季节涂润肤霜。一个小伤口,可能就会引发大问题,一定要小心。
第二,避免提重物和过度用力。术后半年内,患侧手臂尽量不提超过一公斤的东西。买菜用购物车或请家人帮忙拎;晾衣服、擦玻璃、搬重物交给别人;背包用双肩包,或斜挎在健侧肩膀;睡觉时可以在手臂下垫个小枕头,稍微抬高帮助回流。不是说你永远不能干活,而是康复初期要给手臂“减负”,等淋巴系统慢慢适应和重建。
第三,坚持做康复锻炼。不是不动,而是要“科学动”。运动能帮助淋巴液流动。每天做医生教的“淋巴引流操”,动作轻柔;散步、游泳、瑜伽都是很好的选择;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放松,别突然剧烈运动;如果感到酸胀,立即休息,不要硬撑。康复锻炼贵在坚持,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第四,必要时穿戴压力袖套。如果医生建议你戴压力袖套,请认真佩戴。长时间站立、坐飞机、外出活动时戴上;选正规医疗产品,尺寸要合适,太紧太松都没用;每天戴多久、什么时候戴,听医生的,别自己调整。压力袖套不是装饰品,它是医疗工具,戴对了能有效预防水肿加重。
第五,注意生活细节。洗澡水温别太烫,避免泡温泉、蒸桑拿;夏天防晒,冬天保暖,别让手臂忽冷忽热;控制体重,太胖会增加淋巴负担;饮食清淡少盐,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帮助身体代谢。这些小事看起来不起眼,但长期坚持,对预防水肿非常关键。
第六,定期测量,记录变化。买一把软尺,每个月固定一天,量一量上臂和前臂的周长,记在本子上或手机里。如果发现同一位置比之前粗了2厘米以上,尽快去医院。别因为“感觉没事”就不复查。定期随访,是预防水肿最重要的保障。数据比感觉更可靠。
四、如果已经水肿了,怎么办?
别慌,也别自责。水肿是可以控制的。请尽快去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治疗,比如手法淋巴引流、压力绷带包扎、个性化康复训练,必要时配合仪器或药物。千万别自己乱按摩、乱贴膏药、听信偏方,以免加重病情。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康复路上别走弯路。
别忘了照顾你的心情。水肿可能让你觉得手臂变粗、不好看,甚至不敢穿短袖。这些情绪都很正常。请记得:和家人朋友聊聊你的感受;加入病友群,听听别人的经历;必要时找心理咨询师聊一聊;你依然是你,美丽、坚强、值得被爱。水肿不是复发,也不是你的错。科学管理,你一样可以跳舞、旅行、抱孩子、穿漂亮衣服。
最后,送你三句简单好记的护肢口诀:皮肤别伤,重活别扛,锻炼别忘。把这三句话贴在床头、冰箱上,每天提醒自己。你的细心,就是最好的康复药。康复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别着急,别焦虑,一步一步来,你一定能恢复得很好。愿你手臂轻松,心情舒畅,生活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