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鼻窦炎复发,鼻塞到只能张嘴呼吸,夜不能寐,擤出的全是黄绿色脓鼻涕,喷了几天鼻炎药也不见好。家长按网上方法给孩子洗鼻子,可鼻窦炎还是反复发作,既心疼孩子受罪,又不知问题出在哪。
不少家长觉得“儿童鼻窦炎靠吃药就能好,护理不护理差别不大”,却不知护理不到位会拖慢恢复;还有人盲目照抄“护理方法”,洗鼻子随便冲两下、鼻塞就用成人滴鼻剂,结果加重孩子鼻腔负担,导致炎症反复。下面就来说说儿童鼻窦炎为啥易反复,哪些护理误区要避开,以及正确的护理方法。
一、儿童鼻窦炎为何容易“反复”?
儿童鼻窦未发育成熟,腔小、通道窄、开口小。感冒或过敏引发鼻腔炎症后,脓鼻涕易堵在鼻窦滋生细菌,引发鼻塞、流脓涕等鼻窦炎症状。鼻窦炎反复有三大原因:鼻腔窄致分泌物残留引发二次感染;护理不当,如洗鼻不净、过敏原多;诱因频繁,儿童抵抗力弱易受刺激。儿童鼻窦炎恢复需药物与正确护理配合。
二、儿童鼻窦炎护理的5个误区
误区一:洗鼻子“走过场”
很多家长给孩子洗鼻子时,随便用清水冲两下,孩子一哭闹就停;有的用成人洗鼻器,还自制盐水。没洗干净的脓鼻涕会继续滋生细菌,成人洗鼻器易戳伤鼻腔黏膜,自制盐水浓度难控制,太浓刺激鼻腔,太淡没效果,还会让孩子抗拒洗鼻子。若洗鼻子后孩子仍鼻塞或说“鼻子疼”,可能是方法错了。
误区二:鼻塞就用成人滴鼻剂
孩子鼻塞时,家长常拿出自己用的含麻黄碱的滴鼻液,甚至长期使用。儿童鼻腔黏膜娇嫩,成人滴鼻剂里的收缩血管成分会损伤其鼻腔黏膜,长期用会导致“药物性鼻炎”,形成“越用越堵、不用更堵”的恶性循环。若停药时鼻塞加重,应立即停用。
误区三:一流脓涕就用抗生素
看到孩子流黄绿色脓鼻涕,很多家长自行给孩子吃抗生素,症状减轻就停药。儿童鼻窦炎大多由病毒感染引发,无需用抗生素;细菌感染也需医生判断后使用。滥用抗生素会破坏孩子体内菌群平衡,没按疗程吃则会让细菌残留,导致炎症复发。若没看医生就给孩子吃抗生素或“吃几天停几天”,要及时改正。
误区四:环境不管不顾
家里开空调、暖气时不加湿,床单被套不勤换,春秋季带孩子去花丛玩,家里有人吸烟等,这些环境因素会持续刺激孩子鼻腔,使炎症反复。干燥空气会让鼻腔黏膜变脆,尘螨、花粉会加重鼻腔炎症,二手烟会直接损伤鼻腔黏膜。若孩子换床单、接触花粉后症状加重,或开空调后鼻窦炎复发,要注意改善环境。
三、儿童鼻窦炎正确护理的4个要点
做法一:正确洗鼻子
洗鼻子是护理核心,关键在“选对工具+用对方法”。选儿童专用洗鼻器,喷头细、压力可调;用医用生理盐水,别用自制盐水。洗时让孩子身体前倾,头稍偏向一侧,喷头插入下方鼻孔1-2厘米,缓慢挤入盐水,两侧鼻孔交替洗,每次用5-10毫升盐水,提醒孩子用嘴呼吸。急性期每天洗2-3次,症状减轻后每天洗1次,巩固1-2周再停,平时每周洗1-2次。
做法二:合理用药
用药要遵医嘱,别盲目用滴鼻剂、抗生素。孩子鼻塞严重时,在医生指导下用儿童专用滴鼻剂,每天不超过2次,连续用不超过2周。只有医生判断是细菌感染时才用抗生素,严格按疗程吃。过敏引发的鼻窦炎,用儿童抗过敏药;咳嗽严重时,用儿童专用止咳药,别用成人药。
做法三:改善家庭环境
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用加湿器每天换水、每周清洁,加纯净水或凉白开。每周换1次床单、被套,用除螨仪清洁床垫、沙发;春秋季少带孩子去花丛、公园,出门戴儿童口罩;家里别养带毛宠物。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家里别有人吸烟。
做法四:坚持护理+做好预防
症状减轻后,洗鼻子、环境护理再坚持1-2周,平时每周洗1-2次鼻子。根据天气给孩子添减衣服,少去人员密集场所;孩子感冒后及时洗鼻子。每天带孩子户外活动30分钟,保证充足睡眠,饮食均衡,增强抵抗力。
四、出现这些情况,及时就医
若孩子鼻窦炎发作超过2周没好转,甚至加重;伴随高烧(体温超过38.5℃)、剧烈头疼,尤其是弯腰、低头时头疼更明显;出现呕吐、精神差,或视力模糊、眼睛红肿,可能是鼻窦炎加重或引发并发症,需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耳鼻喉科就诊,别延误治疗。
儿童鼻窦炎反复并不可怕,关键是避开护理误区,做好“正确洗鼻子、合理用药、改善环境、坚持预防”。家长多些耐心,按正确方法护理,就能帮孩子减少鼻窦炎复发,让孩子鼻腔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