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1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泌尿系结石复发怎么办?专家来支招 - 数字报刊系统 中药巧应对,过敏性鼻炎不再频繁来扰 泌尿系结石复发怎么办?专家来支招 胸口像压大石头?警惕心梗 儿童鼻窦炎反复?这些护理误区要避开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泌尿系结石复发怎么办?专家来支招

作者:临桂西城医院 闫 揆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很多人经历过一次结石后,往往会担心它再次复发。事实上,泌尿系结石的复发率确实很高,如果不加以预防,可能会反复发作,给生活带来很大困扰。那么,泌尿系结石为什么会复发?我们该如何预防呢?接下来您详细解答。

一、认识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是指在肾脏、输尿管、膀胱或尿道中形成的硬块,主要由尿液中的矿物质和盐类沉积而成。结石的大小不一,有的像沙子一样小,有的则像豌豆甚至更大。当结石在泌尿系统中移动时,可能会引起剧烈的腰痛、腹痛、血尿,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

泌尿系结石的复发率很高,据统计,约有50%的患者在第一次发病后的5-10年内会再次复发。因此,预防结石复发非常重要。

二、揪出复发元凶:你是哪种结石

要预防结石复发,首先需要明确自己得的是哪种结石。常见的泌尿系结石类型包括:

1.草酸钙结石:这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结石的80%。它的形成与饮食中草酸摄入过多、钙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

2.尿酸结石:这种结石与尿酸水平过高有关,常见于痛风患者或高嘌呤饮食(如大量吃肉、海鲜)的人群。

3.磷酸钙结石:这种结石通常与尿路感染或代谢异常有关。

4.胱氨酸结石: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结石,由于胱氨酸代谢异常导致。

明确结石类型后,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预防复发。因此,建议患者在治疗后,将排出的结石送去化验,确定其成分。

三、预防复发,从生活点滴做起

预防泌尿系结石复发,关键在于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和饮水习惯。在饮食方面,首先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饮水量应维持在2.5至3升之间,以白开水为佳,避免含糖饮料,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尿量,稀释尿液中的矿物质浓度,从而降低结石形成的风险。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结石,饮食调整也需有所侧重。例如,草酸钙结石患者应减少高草酸食物的摄入,如菠菜、甜菜、巧克力和坚果等;尿酸结石患者则需少吃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浓肉汤和海鲜,并限制酒精摄入。而适量补钙,如通过牛奶、酸奶等天然食物,有助于结合肠道中的草酸,减少其吸收,进而降低结石风险。

除了饮食调整,生活习惯的改善同样重要。每天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减少结石的形成。同时,避免长时间久坐,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一下,有助于尿液的排出,进一步降低结石风险。

此外保持健康的体重也是预防结石复发的重要因素。肥胖是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量的运动来控制体重,有助于降低结石的复发风险。

四、定期复查,防患于未然

即使结石已经排出,也不能掉以轻心。定期复查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以下是复查的建议:

尿液检查:通过尿液分析,可以了解尿液中矿物质、酸碱度等指标是否正常。

血液检查:检查血钙、尿酸等指标,帮助判断是否存在代谢异常。

影像学检查:如B超或CT,可以及时发现新形成的结石。

一般来说,建议患者在结石排出后的第3个月、6个月和1年分别进行一次复查,之后每年复查一次。

五、科学治疗,避免误区

如果结石复发,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以下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药物排石:对于较小的结石,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帮助排石,如扩张输尿管的药物或碱化尿液的药物。

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这是一种无创的治疗方法,通过体外冲击波将结石打碎,使其随尿液排出。

微创手术:对于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通过输尿管镜或经皮肾镜手术取出。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盲目相信偏方或自行用药。例如,有些人认为喝可乐可以溶解结石,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反而可能因摄入过多糖分而加重病情。

六、预防复发,贵在坚持

泌尿系结石预防需长期关注饮食与生活习惯。关键在于坚持多喝水,根据结石类型调整饮食,如草酸钙结石患者少吃菠菜,尿酸结石患者控制海鲜摄入。同时,即使没有症状也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若结石复发,应选择正规医院进行科学治疗,切勿轻信偏方,确保健康

结论

泌尿系结石预防需长期坚持,关键在于明确结石类型后调整饮食、多喝水、改善生活习惯,并定期复查。结石复发时,应选择正规医院科学治疗,避免误区。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有效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复发,守护健康。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