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1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丙肝可治愈,早筛查早干预是关键 - 数字报刊系统 耳穴压丸术,调理更年期失眠有妙招 肺心病危象:慢性肺病患者的终末之战 丙肝可治愈,早筛查早干预是关键 中老年男性排尿难,查查是否前列腺增生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丙肝可治愈,早筛查早干预是关键

作者:南宁市宾阳县人民医院 周 静

在我国,病毒性肝炎仍是威胁公众健康的重要问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主要肝炎中,丙型肝炎(简称“丙肝”)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但值得庆幸的是,与乙肝不同,丙肝目前已可通过规范治疗实现临床治愈。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什么是丙肝?

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一种肝脏感染性疾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内复制,导致肝细胞受损。如果不及时干预,部分感染者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长期炎症可进一步引发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

丙肝如何传播?

丙肝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主要传播方式包括:1.输血及血制品传播:在1993年我国对献血员筛查HCV之前,输血是主要传播途径。如今,正规医疗机构使用的血液均经过严格检测,经输血感染的风险极低。2.不安全注射或医疗操作:使用未消毒的注射器、针头,或在消毒不严的场所进行侵入性操作(如纹身、穿耳、口腔治疗等)存在感染风险。3.共用个人物品:与感染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带有微量血液的物品,有传播可能。4.母婴传播:感染HCV的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将病毒传给新生儿,但概率较低,约为5%~6%。5.性传播:发生概率较低,但在有多个性伴侣或存在其他性传播疾病时风险增加。6.需要强调的是:共同用餐、拥抱、咳嗽、打喷嚏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感染丙肝有哪些表现?

多数人在感染丙肝病毒后的急性期没有明显症状,少数人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尿色加深等非特异性表现,容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或疲劳。正因如此,许多感染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转为慢性感染。

当肝脏损伤加重,进入肝硬化阶段时,可能出现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腹部膨隆(腹水)、下肢水肿、消化道出血等症状。此时病情已较为严重,治疗难度加大。

如何筛查和诊断丙肝?

丙肝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测,流程清晰、操作简便。第一步:丙肝抗体检测。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查血液中是否存在针对HCV的抗体。若结果为阳性,说明曾经或正在感染丙肝病毒,需进一步确认。第二步:HCV RNA检测。这是确诊是否现症感染的关键。如果HCV RNA检测结果为阳性,表示体内存在活跃的病毒复制,属于当前感染状态,需要接受治疗。此外,医生还会结合肝功能检查(如转氨酶水平)、肝脏超声、肝纤维化扫描等评估肝脏受损程度。

丙肝可以治愈吗?

可以!这是丙肝防治领域最重要的进展。过去,丙肝治疗主要依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疗程长、副作用大、治愈率不足70%。近年来,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广泛应用,丙肝治疗进入高效、安全、便捷的新阶段。

目前推荐的口服抗病毒药物,如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格卡瑞韦哌仑他韦等,通常只需每日服药一次,疗程为8至12周。研究显示,规范用药的治愈率超过95%,且不良反应轻微,大多数患者可正常工作和生活。所谓“治愈”,是指完成治疗12周后,血液中检测不到HCV RNA,即病毒已被彻底清除,肝脏炎症逐步缓解,疾病进展风险显著降低。

哪些人应主动筛查丙肝?

由于丙肝隐匿性强,以下人群建议尽早进行丙肝抗体筛查:1.1993年以前接受过输血或输注过血制品者;2.曾使用过非一次性注射器或针具进行注射;3.有纹身、穿孔、口腔手术等皮肤破损操作史且消毒不规范者;4.长期血液透析患者;5.有器官移植史者;6.HIV感染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7.有丙肝家族史或配偶感染HCV者;医务人员或其他可能接触血液的工作人员发生过针刺伤;有吸毒史,尤其是静脉注射毒品者。

此外,国家卫健委已将丙肝筛查纳入部分体检项目,鼓励成年人定期体检时关注肝脏健康。

预防丙肝,从日常做起

目前尚无丙肝疫苗,预防重点在于阻断传播途径: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用品;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确保医疗器械严格消毒;避免不必要的注射和输血;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进行纹身、美容等操作时选择证照齐全、消毒规范的机构;感染者应避免捐献血液、器官或精液。

总之,丙肝是一种可防、可治、可治愈的疾病。尽管它初期不易察觉,但只要提高警惕,主动筛查,绝大多数患者都能通过短期、高效的治疗摆脱病毒困扰。我们呼吁公众正确认识丙肝,消除歧视与误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守护肝脏健康,从了解丙肝开始。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