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17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宝宝腹泻老不好,警惕轮状病毒在搞事 - 数字报刊系统 宝宝腹泻老不好,警惕轮状病毒在搞事 冠心病养护:中西合璧的日常秘方 突发剧烈胸痛,别误认是胃病或心梗 ST助力:构音障碍娃发音更标准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宝宝腹泻老不好,警惕轮状病毒在搞事

作者:扶绥县中医医院 方权红

宝宝腹泻是家长经常遇到的问题,很多家长发现,孩子腹泻反反复复,吃药也不见好,精神状态变差,体重不长甚至下降。这种情况,家长要特别注意,可能是轮状病毒感染在作怪。

轮状病毒是什么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常见病原体,因电镜下形似车轮而得名。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如接触污染的玩具、手、餐具后入口,也可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强,几乎每个儿童5岁前都至少感染一次。秋冬季高发,故称“秋季腹泻”,但全年均可发生。病毒侵犯小肠上皮细胞,影响水分与营养吸收,导致大量水分进入肠腔,引发腹泻。

轮状病毒感染的症状

潜伏期1~3天。初期可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类似感冒表现。随后出现频繁水样便,大便呈黄或黄绿色,无脓血,气味酸臭,每日可达十次以上。常伴呕吐,进食或饮水后易吐。因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易出现脱水:口唇干燥、眼窝凹陷、泪少、尿少、皮肤弹性差、精神萎靡或烦躁。病程通常5~7天,部分可达10天。若未及时补液,脱水可迅速加重,危及健康。

为什么说轮状病毒很危险

轮状病毒本身不致命,但引发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是主要风险。婴幼儿水分代谢快,调节能力弱,易出现脱水。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纠正;中重度脱水可致循环衰竭,需静脉输液。在医疗条件差地区,仍是婴幼儿死亡的重要原因。长期腹泻还影响营养吸收,导致体重不增、发育迟缓。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感染了轮状病毒

仅凭症状难以确诊,其他病原体也可引起类似腹泻。需通过实验室检测。常用方法为取新鲜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操作简便,几分钟出结果,准确率高。若检测阳性,基本可确诊。家长发现宝宝持续水样泻、呕吐、发热,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检测。

怎样治疗轮状病毒感染

轮状病毒感染为病毒性,无特效抗病毒药,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现代医学与中医结合,可提高疗效。

1.现代医学治疗:

首要任务是防脱水、补液。口服补液盐(ORS)是首选,含葡萄糖、钠、钾等,能有效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按说明书配制,少量多次喂服。

若频繁呕吐无法口服,或出现精神差、四肢凉、无尿等中重度脱水表现,须立即就医,静脉输液。

饮食上继续母乳喂养;已添加辅食者可吃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及乳制品。切忌禁食。不推荐使用止泻药,可能抑制肠蠕动,不利排毒;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切勿滥用。

2.中医治疗辅助:

中医认为小儿“脾常不足”,外感湿热或饮食不节可致脾胃失调,引发泄泻。轮状病毒腹泻多属“湿热泄”或“脾虚泄”。

(1)中药辨证施治:湿热型大便急、色黄臭,可用葛根芩连汤加减;脾虚型病程长、便稀,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伤食型呕吐酸腐、腹胀,可用保和丸加减。中药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

(2)外治疗法:小儿推拿,每日1 - 2次,每次10分钟,可调理脾胃;穴位贴敷,将温中止泻中药研末贴于肚脐,简便安全;艾灸,脾虚寒泻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灸足三里等穴,温阳健脾。

中医整体调理可缓解症状、减少复发,但脱水严重或病情进展快时,应以西医支持治疗为主,中医作为辅助。

如何预防轮状病毒感染

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种疫苗。目前我国有国产和进口的轮状病毒疫苗可供选择,主要为口服减毒活疫苗。疫苗能显著降低重症轮状病毒感染的发生率。疫苗接种有明确的时间要求,通常在宝宝6周龄到32周龄之间完成基础免疫。家长应按照免疫规划程序,及时带宝宝接种。

除了接种疫苗,日常卫生防护也很重要。家长和宝宝都要勤洗手,特别是在换尿布、准备食物前后。宝宝的餐具、奶瓶要定期清洗消毒。避免带宝宝去人群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减少感染机会。已经感染的宝宝应在家休息,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防止病毒传播。处理宝宝粪便后要彻底洗手,尿布等污染物应妥善处理。

总之,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常见元凶,但通过科学认知、规范接种和良好卫生习惯,我们可以有效降低其带来的健康风险。希望每位家长都能掌握基本知识,在孩子生病时冷静应对,及时采取正确措施,守护好孩子的健康成长。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