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10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冠心病患者如何安心过冬 - 数字报刊系统 孕期血糖高:教你稳控“甜蜜负担” 婴儿湿疹反复?避开过敏原是关键 冠心病患者如何安心过冬 髋关节置换:给关节“换新装”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冠心病患者如何安心过冬

作者:宾阳县人民医院 陈瑶

一到冬天,医院急诊室就格外忙碌,心绞痛、心梗患者数量较夏天大幅增加。很多冠心病患者会疑惑:为何天气一冷,心脏就容易“闹脾气”?其实原因并不复杂,天冷时血管会像冻住的水管一样收缩变细,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冬天人们容易感冒咳嗽,咳嗽时心脏负担加重;而且天冷大家不爱出门,活动量减少,血脂、血糖也难以控制。不过别担心,只要做好以下四件事,冠心病患者也能安心过冬。

第一关:管好体温,防止血管“受冻”

冬天护心,保暖是关键,核心是避免身体突然受凉、防止血管遇寒收缩。

出门建议“三层穿衣法”:内层选纯棉或薄德绒透气秋衣,别穿紧身款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中层穿轻便保暖的毛衣或抓绒衣,兼顾保暖与活动;外层穿防风大衣或羽绒服,注意领口、袖口遮风。

还要重点保护三个部位:戴能盖住耳朵的帽子,防头部受凉引发全身血管收缩;戴触屏手套,避免频繁摘手套致手部受冻;穿厚袜与防滑鞋,既防脚部受凉又降低摔倒风险(冠心病患者摔倒风险更高)。

进门别“猛脱衣”,先在门口站3-5分钟适应室内温度,再慢慢脱外套,避免温差过大刺激血管。

第二关:合理饮食,为心脏“减负”

冬天人们有进补的习惯,但冠心病患者若进补不当,反而会给心脏增加负担,遵循“三多三少”原则即可。

“多吃”这三类食物:

新鲜蔬菜:如白菜、菠菜、西兰花等,每天至少食用1斤。烹饪方式以清淡为主,可采用煮、炒等方式,避免煮得过烂而损失营养。

杂粮:如燕麦、玉米、小米等,可代替部分白米饭、白面条。杂粮有助于控制血脂,对心脏健康有益。

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清蒸鱼等。鸡蛋每天可食用1个,鱼每周食用2-3次,选择刺少的鱼,清蒸比红烧更健康,少放油。

“少吃”这三类食物:

高盐食物:如腌菜、腊肉、咸菜等,炒菜时也要少放盐,每天盐的摄入量不超过1啤酒瓶盖(去掉里面的胶垫)。盐摄入过多易导致血压升高。

高油食物:如炸丸子、红烧肉、油条等,这些食物油脂含量高,会使血脂升高,每月可食用1-2次解馋。

高糖食物:如甜饮料、蛋糕、糖果等,若实在想吃,可少量食用,避免一次摄入过多。糖摄入过多也会影响血管健康。

冬天喝汤时,避免喝浮着油的肉汤,如排骨汤、鸡汤等,可先撇掉表面的油再饮用。平时可多喝蔬菜汤、豆腐汤,清淡又有营养。此外,每顿饭不要吃得过饱,七八分饱即可,尤其是晚上,吃多了会使肚子胀,间接增加心脏负担。

第三关:适度运动,避免“瞎使劲”

冬天可运动,但需选对时间与方式,避免心脏过劳。

时间别选早6-8点、晚7点后,此时温度低易引发血管问题;优选上午10点-下午3点,阳光足、温度高且空气质量好。方式忌快跑、爬山等剧烈运动,可选散步、打太极或室内轻柔拉伸;每次运动20-30分钟,累了就休息,不勉强。运动前室内热身5分钟,如原地踏步;后别马上停,慢走至呼吸平稳。

运动时若出现胸痛、胸闷、头晕等症状,无论轻重都要立刻停止运动,到暖和处坐下休息;若休息几分钟症状未缓解,需马上联系家人或拨打 120,切勿硬扛。

第四关:按时服药,留意身体信号

冬天护心,吃药与观察身体信号比保暖、饮食更关键,务必重视。

首先绝不能自行停药。即便冬天少出门,感觉血压、血脂不高,也不能停降压药、降脂药等护心药。冬季血管易收缩,停药可能致血压、血脂骤升,诱发心梗。若觉药效差或有副作用,需先找医生调整,勿自行改剂量或停药。

其次,家中和随身包要备急救包,重点放硝酸甘油。心绞痛发作时,立即舌下含1片,5分钟未缓解再含1片,最多含3片,且要定期查保质期,过期及时换。

另外,出现特定信号需警惕就医:胸痛更频繁、胸痛伴肩背下巴痛及出汗恶心、静息时胸闷气喘且平躺加重。此外,冬天至少每2-3个月去医院查血压、血脂、心电图,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冠心病患者冬天安心过冬的核心是“稳”:体温稳,避免忽冷忽热;饮食稳,不过食油腻、咸甜食物;运动稳,不盲目剧烈运动;吃药稳,不自行停药。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按照上述方法去做,就能舒适过冬。若遇到不确定的情况,不要硬扛,及时咨询医生,这才是对心脏最好的保护。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