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患者朋友们:当您从乳腺癌手术中醒来,您可能只记得进入手术室前的紧张,以及再次睁开眼睛时看到熟悉的面孔。这中间的“空白”时间,正是麻醉医生和护士们为您保驾护航的关键时刻。作为麻醉科的护士,我们想带您了解:在您手术结束、从麻醉中苏醒的这段时间里,医护人员都在关注些什么?为什么这个阶段如此重要?
什么是麻醉苏醒期?
简单来说,麻醉苏醒期就是从手术结束、停止使用麻醉药物,到您完全清醒、生命体征稳定、能够安全返回病房的这段时间。它就像飞机降落后的滑行阶段——虽然主要飞行任务已完成,但平稳着陆同样至关重要。
对于乳腺癌手术(如乳房切除术、保乳术或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虽然手术本身通常不涉及胸腔或腹腔深处,但麻醉过程仍会对全身产生影响,因此苏醒期的观察和护理非常关键。
苏醒期,我们重点看什么?
在您“睡着”又逐渐“醒来”的过程中,我们的目光几乎不离开您。以下是几个核心观察重点:
1.呼吸是否顺畅?——这是第一位的!
麻醉药物会暂时抑制呼吸中枢,就像给大脑的“呼吸指令”按下了暂停键。苏醒初期,您的呼吸可能较浅、较慢,甚至出现不规则。我们会密切监测:
呼吸频率和深度:是否每分钟有规律地呼吸12~20次?呼吸是否有力?
血氧饱和度(SpO?):通过夹在您手指上的小设备实时监测。正常应维持在95%以上。如果数值下降,提示可能缺氧,需立即处理。
气道是否通畅:麻醉后咽喉肌肉松弛,舌头可能后坠堵塞气道,或因分泌物导致呛咳。我们会调整头位、吸痰,必要时使用呼吸辅助工具。
小贴士:术后早期咳嗽、深呼吸很重要,能预防肺部感染,但疼痛可能让您不敢动。别担心,我们会帮您减轻疼痛。
2.心跳和血压稳不稳?——循环系统的“晴雨表”
手术创伤、失血、体位变化、疼痛刺激,都可能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或降低。我们会持续监测:
心率(HR):正常为60~100次/分钟。过快可能因疼痛、缺氧;过慢需警惕药物影响。
血压(BP):波动过大都不好。血压高可能增加伤口出血风险;血压低则影响器官供血。
心电图(ECG):观察心脏电活动是否正常,及时发现心律失常。
小贴士:情绪紧张也会让心跳加快,所以保持放松很重要。我们会轻声安抚您。
3.意识恢复得如何?——判断“醒没醒”
我们会轻声呼唤您的名字,观察您是否能睁眼、握手、遵从简单指令(如“抬抬腿”)。完全清醒的标准是:能正确回答问题、保持呼吸道通畅、无严重恶心呕吐。注意:刚醒来时可能短暂迷糊、说胡话,这很常见,是药物残留效应,几分钟后通常会好转。
4.疼痛控制得好吗?——舒适苏醒的关键
乳腺癌术后伤口疼痛较明显,尤其在深呼吸、咳嗽时。我们不会让您“硬扛”。通过专业评估(如0-10分评分法),及时给予镇痛药,让您在舒适中平稳苏醒。
小贴士:请如实告诉我们疼痛程度,不要强忍。有效镇痛有助于早期活动,预防并发症。
5.有没有恶心呕吐?——术后常见“小麻烦”
约30%~40%的患者术后会出现恶心呕吐(PONV),原因包括麻醉药物、手术刺激、疼痛等。我们会提前评估风险,术中术后使用防吐药。一旦发生,会协助您侧卧,防止误吸。
6.体温变化——别忽视的细节
手术室温度较低,长时间手术可能导致体温下降(低体温)。低温会影响药物代谢、增加出血风险、让您发抖不适。我们会使用保暖毯、调节室温,确保您温暖舒适。
我们如何保障您的安全?
全程监护:心电、血压、血氧、呼吸等设备持续“守护”。
专人看护:一名护士通常只负责1-2名患者,全程陪伴。
及时干预: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处理,如给氧、用药、吸痰等。
平稳过渡:确认您完全清醒、生命体征稳定、无严重不适后,才会护送您返回病房。
给患者朋友的小建议
放松心情:了解苏醒过程,能减少未知带来的恐惧。
配合指令:醒来后尽量配合医护人员的简单指令。
及时沟通:感到不适(痛、恶心、冷等)请立即告知。
家属配合:亲人陪伴能带来安慰,但请听从医护人员安排,避免过度打扰。
总之,麻醉苏醒期虽短,却是手术安全闭环的重要一环。作为麻醉护士,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您“睡着”,更要确保您“醒得安全、醒得舒适”。了解这些知识,希望您在面对手术时,多一份安心,少一份担忧。我们始终在您身边,默默守护每一次平稳的呼吸与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