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5年10月10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老人胆囊切除,麻醉怎样应对基础病? - 数字报刊系统 警惕脑中的“不定时炸弹” 精神科安全护理,细节要注意 荨麻疹与过敏有关:这些诱因要警惕 老人胆囊切除,麻醉怎样应对基础病?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人胆囊切除,麻醉怎样应对基础病?

作者:百色市人民医院 陈碧梅

当家中老人因胆囊疾病需要手术时,家属最担心的往往是麻醉风险——毕竟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麻醉就像在脆弱的地基上盖高楼,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下面,我们就来聊老人胆囊切除时,麻醉医生是如何应对基础病的。

术前评估:像侦探一样抽丝剥茧

1.心血管系统

老年患者心脏常存在“隐性病变”。例如,一位75岁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冠心病、心功能不全(LVEF 34%)和室壁瘤。麻醉前需通过心脏超声、BNP检测等手段,评估心脏泵血能力和心肌缺血风险。若发现患者静息心率>90次/分或近期出现胸痛,需联合心内科调整抗心绞痛药物,必要时延迟手术。

2.呼吸系统

老年人肺活量仅为年轻人的60%,合并COPD时更易出现低氧血症。术前肺功能检查(FEV1/FVC<70%)提示需采取预防措施:术前3天指导患者练习腹式呼吸,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改善通气;麻醉诱导时采用“慢诱导”技术,避免快速气道正压通气引发气压伤。

3.代谢系统

糖尿病患者术中血糖波动风险是常人的2倍。一位服用格列美脲的患者,术前需改为胰岛素泵控制血糖(目标范围6.18.3mmol/L)。麻醉诱导前30分钟静脉输注5%葡萄糖+胰岛素,可有效预防低血糖和酮症酸中毒。

4.药物相互作用

老年人平均服用5种以上药物,需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例如,螺内酯(保钾利尿剂)与麻醉药丙泊酚合用可能加重低血压;奥氮平(抗精神病药)会延长咪达唑仑的镇静作用。术前应建立药物清单,停用非必需药物,调整必需药物剂量。

术中管理:在刀尖上跳“平衡舞”

1.麻醉方式选择:全麻的“黄金标准”

90%的胆囊切除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因其能:

提供完全肌肉松弛,适应气腹压力(12-15mmHg)

便于机械通气控制呼吸参数

降低应激反应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对于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可考虑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如ASA分级≤Ⅲ级)。

2.血流动力学调控:血压的“钢丝行走”

气腹建立后,静脉回流减少和迷走神经反射可能导致血压骤降。麻醉医生需:

预充胶体液5001000ml扩容

维持平均动脉压>70mmHg(通过去氧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

避免血压波动幅度>基础值的20%

3.呼吸管理:氧气的“精密输送”

气腹使膈肌上抬,肺顺应性下降30%50%。需采取:

小潮气量(68ml/kg)保护性通气

适当增加呼吸频率(1216次/分)维持分钟通气量

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在35-45mmHg

4.体温保护:身体的“恒温系统”

老年人体温调节能力下降,术中低体温(<36℃)会增加切口感染风险。需使用:

加温毯覆盖非手术区域

输液加温器(37-38℃)

温湿化氧气吸入

术后监护:康复的“最后一公里”

1.苏醒期管理:从“沉睡”到“清醒”的平稳过渡

老年患者苏醒延迟发生率达15%20%,常见原因包括:

麻醉药蓄积(肝肾功能减退)

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

脑灌注不足(血压偏低)

需持续监测BIS指数至>85,维持收缩压>90mmHg,必要时使用纳洛酮拮抗阿片类药物残留。

2.疼痛控制:从“忍受”到“舒适”的转变

术后疼痛可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肌耗氧量。推荐多模式镇痛:

切口局部浸润罗哌卡因(0.25% 20ml)

静脉自控镇痛(PCA)使用芬太尼+帕瑞昔布

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预防消化道出血

3.并发症预防:把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肺部感染:鼓励患者深呼吸(每小时10次)、咳嗽排痰,必要时使用雾化吸入

深静脉血栓:术后6小时开始穿弹力袜,低分子肝素抗凝(0.4ml qd)

给老人和家属的建议

了解了麻醉医生应对基础病的方法后,老人和家属在术前术后也可以做好配合,帮助老人更好地度过手术期。

术前,老人要如实向医生和麻醉医生告知自己的基础病情况和用药情况,不要隐瞒病史,以免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和麻醉方案的制定。

术后,家属要密切观察老人的情况,比如是否有呼吸困难、胸痛、头晕、切口疼痛加剧等异常表现,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同时,要协助医护人员帮助老人进行术后康复,比如鼓励老人尽早下床活动(根据老人的身体情况而定),帮助老人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监督老人按时服药等。

结语

总之,老人胆囊切除手术中,麻醉应对基础病是一个 “全方位、全过程” 的系统工作,需要麻醉医生在术前全面评估、术中精准调控、术后密切观察,也需要老人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麻醉风险,保障老人的手术安全和术后恢复。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