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09月0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安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 - 数字报刊系统 止泻药与牛奶不可同服 不同种类的他汀有什么差异 如何监测和应对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安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治疗疾病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特别是未能规范使用药物时,更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头孢菌素类药物也不例外。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应用价值

头孢菌素的抗菌谱较广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抗菌谱较广,其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抑制及杀灭作用。根据抗菌作用特点,头孢菌素类药物分为五代,其中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作用于需氧革兰氏阳性菌;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活性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相仿或略差,但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及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作用较第一代头孢菌素强;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的作用不如第一代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及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作用较第二代头孢菌素强;第四代头孢菌素与第三代头孢菌素相比,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有了较大的提高,与第二代头孢菌素类似,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较第三代头孢菌素要强。第五代头孢菌素其抗菌谱比其他头孢菌素更广泛,尤其对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具有良好杀菌作用。

头孢菌素类药物耐药性相对较低

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滥用或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会导致细菌对药物耐药性升高,第三代、第四代头孢菌素对细菌所产生的酶稳定性较高,使得其耐药性相较于青霉素低。其耐药机制主要与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有较高相关性,该类酶能够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中的β-内酰胺环构成破坏,导致其活性丢失。

安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

避免用药后饮酒

酒精的化学成分是乙醇,乙醇进入人体后,在肝脏内经乙醇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醛,乙醛再经乙醛脱氢酶作用转化为乙酸,乙酸进入枸橼酸循环,最后转变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而部分头孢类抗菌药物含甲硫四唑侧链,如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拉定、头孢唑啉、头孢氨苄、头孢克洛等,它能抑制肝线粒体内的乙醛脱氢酶活性,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从而导致乙醛聚集。

预防过敏反应注意事项

头孢菌素类药物可有效杀灭细菌,较青霉素类药物其产生的过敏反应相对较轻,发生率较低,但由于部分头孢菌素分子结构与青霉素相似,因此也会与青霉素类发生交叉过敏,所以在用药时应注意过敏反应的预防。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瘙痒、皮疹、发热等,严重时甚至会出现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在用药前应询问患者过敏史,若患者既往存在有明确的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Ⅰ型(速发型)过敏史,且需要使用头孢菌素时,应在具有专业人员和急救条件下使用,患者知情同意后,可选择与过敏药物侧链不同的头孢菌素进行皮试,皮试结果阴性方可使用。若药品说明书中规定用药前行皮试的,应在皮试前向患者讲明药物信息,以及其引发过敏反应的机制,待其同意后作皮试,皮试阴性后在具有专业人员和急救条件,且密切监测的情况下方可用药。

避免联合服用具有肾、肝毒性药物

以药代动力学为切入点,经肝脏排泄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对肠道和胆道细菌感染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如头孢哌酮。在使用该类头孢菌素类药物时,应注意肝功能异常或胆道阻塞者谨慎使用。有些药物经肾脏排泄的如头孢他啶等,对尿路感染治疗效果显著,但当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或根据内肌酐清除率值计算给药剂量。同时也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谨慎联合用药,避免联合同一途径排泄的药物或者在联合使用时减少剂量,如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避免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合使用。同时还需避免与影响其排泄的药物联合使用,如强利尿剂能够影响头孢菌素类药物从患者肾脏排出,导致血清与组织中药物浓度升高,对肾脏毒性增大,故在联合用药时应减少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剂量。

综上所述,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前应了解患者过敏史,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和病情特点选择适宜的抗菌药物,谨慎联合用药,在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7天内避免饮酒或使用含有乙醇成分的食物。

(来宾市中医医院    罗荣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