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2023年09月08星期五
全国统一刊号:CN52-0041

在线读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数字报刊系统 止泻药与牛奶不可同服 不同种类的他汀有什么差异 如何监测和应对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安全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

按日期检索

12 2012
3
4

在线读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细菌会致使人的抵抗力下降,进而诱发疾病。而抗菌药物的普及和使用能够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抑制细菌复制、疾病感染。

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

抗菌药物使用时需要依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采取不同的药物种类。在价格选择上,需要选择定价区间普遍,不可过于低廉的;在适用性上,需要选择适用人群较广且应用性较高、安全的。细菌性感染时,临床医师需依据患者的感染症状以及发病时长多种客观因素综合判断,通过以往临床的相关药物治疗反应,进行类比筛选。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社区医院、个体诊所的医疗硬件措施并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诊断结果的正确性,影响预后效果。

抗菌药物如若不能合理使用,会诱发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如:药物性脏器损伤、休克、白细胞大量减少等等。同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细菌生成耐药性,进而产生具备传染力的“超级细菌”,常见的流行感冒就是其中一种。

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

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主要分为四种:

临床医师在使用抗菌药物时需要依据患者的既往病史、临床症状以及现有病种的流行情况进行综合判断,通常高热、畏冷的症状也可区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不同病原体使用药种的不同。现有的公立医院、社区医院因医疗设施的紧缺无法进行细菌学的相关检测,医师判断时可根据近2年,或以往同类型的流行病学的疾病予以诊断。

抗菌药物的适用性、安全性并不能依据厂家、价格进行区别。部分患者会盲目的依据价格的高低而择取用药,极其不合理。

药物剂量的使用并不可单一的依据说明进行服用,而是需要咨询医师、遵循医嘱。临床医师具有丰富的用药经验,可依据患者病原体,并综合个体体质的代谢情况以及其余辅助用药的成分,衡定用药的方法和周期。特别是对于肝肾疾病的患儿,使用时除了避免相关不良反应药物,切忌严格依据儿童用药标准进行,部分家长常常存在误区,认为儿童的用药剂量即为成人的一半即可。

抗菌药物的使用误区

抗菌药物并不等同于消炎药。 

炎症和感染是两个不同概念,比如关节炎、心肌炎等,不会是细菌感染所致。抗菌药物主要是针对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导致的感染,而消炎药主要是针对局部的炎症。

抗菌药物并不等同于感冒药。

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指南(试行)》提出,大部分流感是由病毒感染所致的结果,选择抗菌药物无任何效果,对于存在细菌感染者,需要到院及时治疗。

滥用抗菌药物的危害性

抗菌药物是老百姓常见药品,同样也是最容易滥用的药物,事实上,任何超时、超量、不对症、不严格的应用都属于滥用。上述因素一旦出现,将会对病人造成“四重危害”:

毒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因此需要严格遵循医嘱服药,不要操之过急,禁止增加抗菌药物以计量,否则会对肝、肾等重要组织器官造成影响。此外,在一般情况下,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可以通过口服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静脉注射,这就增加了药物的副作用。

过敏反应    这种情况在特异性体质群体可见,主要表现为变应性休克,是由青霉素、链霉素引起,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患者死亡。

二重感染    抗菌药物可杀灭一些敏感的病菌,对于不敏感的病毒杀灭效果不理想,会持续繁殖、发育,出现新的感染,这就是“二重感染”,会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耐药    多数抗菌药物的使用,无疑是一种“锻炼”病菌的耐药能力,可杀死多数的普通细菌,则会留下些难以消灭的细菌,且随着时间增长,会使得细菌因为药物效果,出现耐药性,而这些耐药性基因会被其它的细菌和后代继承。

如何减少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听从医生医嘱,认为不能使用抗菌药物时,不能强制医生开抗菌药物。患者需要规律服用药物,避免出现漏服、停用或者过量使用。在没有医生或者药师指导下,不能将抗菌药物供应给其他患者。

 (河池市退役军人医院(河池市第四人民医院)  朱自勇   梅媚   朱屹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管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贵州省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    多媒体数字报刊系统

黔ICP备18005754号      技术支持:兴乾盛科技